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嵌入实践·接续发力·整体推进: 专家型教师成长计划的创新探索与区域实践 文化传承与数智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麓台实践” 初中语文微写作训练中评价量规的应用分析 “领航专业成长”才是假期培训最美模样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教科时评】

“领航专业成长”才是假期培训最美模样

□ 贾宪章

毋庸置疑,相对悠闲的假期也是教师自主成长的“黄金期”,假期培训当仁不让地担当起领航教师专业成长的角色。假期培训应精准把握和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需求,唤醒他们“审视自身知识缺项”“检视自身能力短板”“反思自身经验盲区”的研修自觉,不失时机地“抛砖引玉”“指点迷津”“旁推侧引”,激励、规范教师“短哪里、补哪里,缺什么、学什么”的研修实践。如此,才可以让教师自主成长,并驶入“研有方向困惑减、学有动力提升多”的健康快车道。

用好“身边师资”,不断优化“旁推侧引”成效,假期培训是教师躬身实践的“励志课”。各地各学校的发展姿态千差万别,教师自身的业务短板和实践困惑也各不相同。如果无视种种差异因素而盲目开展“一刀切”式培训,必然难以调和教师的“口味”,也难以解决教师的成长困惑,更会让假期培训难以呈现出自身的“领航价值”。就地取材、自我挖潜才是最高效的途径,用好身边不同学校、不同领域的“土秀才”,让他们走上培训讲台,展现他们贴近学校实际、挖掘潜在资源、生成创新模式的自主成长历程,无论是“一个笨方法”打造出“一堂精品课”,还是“一个土念头”催生出“一个名品牌”,都会成为一堂具有“旁推侧引”效果的“励志课”,让教师在“眼前一亮”“深受启发”“豁然开朗”的同时主动去对标对表,主动汲取蕴含其中的自主成长的智慧营养,在“土师资”的培训中学到适合自己的经验,寻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路径,更加坚定躬身实践的初心,扎根自身课堂,虚心求教同伴,期望中的自主成长姿态必然会悄然生成。

用活“检验实践”,创新“抛砖引玉”模式,假期培训是教师学以致用的“样板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假期培训的初衷是提升教师学以致用的专业素养。可有的时候,假期培训难以摆脱“一训了之”的困扰,一些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畅谈育人理想和奋斗志向,在培训结束后依旧是“佛系”心境,这令许多学校甚为苦恼。要把功夫下在创新“抛砖引玉式”实践检验模式上,不断丰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定期测试、实地观摩、撰写反思等检验方式,促进教师吸收“培训营养”,提升自身素养,破解育人困惑,解决实践难题;不断创新融入式、体验式、沉浸式培训模式,特别是精心拓展“同课异构”“揭榜打擂”等研训实践,对培训成效进行持续性和有针对性的检验;不断完善跟踪检验机制,严格关注教师培训后自主成长状况,特别关注教师学以致用的自觉表现,推动“培训学习”向“自主成长”延伸、“要我提升”向“我要提升”转变、“希望作为”向“展现作为”拓展,引导教师在假期研修和日常育人实践中自觉锤炼自我,主动学以致用,切实让培训成效在教师育人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足“短板视角”,拓宽“指点迷津”途径,假期培训是教师主动成长的“审视镜”。教师在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短板素养”必然存在也各不相同,因成长需求的差异,要求假期培训用足“短板视角”,引导教师善于跟“短板”叫板,紧扣教育工作实践这个落脚点。既要深入其中了解一线教师需要什么、实践中存在哪些困惑与问题,做到“目中有短板”,从而有效规避“培训短板”,有的放矢“找短板”,量体裁衣“补短板”,精准射中教师专业成长的靶心;又要借助读书式、观课式、会诊式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实践,帮助教师拓宽“短板视角”,引导他们从不同视角去检视自身的外显短板和“潜在短板”,及时找到弥补短板的方法和路径,并将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剖析环节视作自主成长的“审视镜”,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在育人实践中主动提高能力本领和工作成效;更要结合“补短话题”深入探讨,引导教师可以直面自身“短板急症”、见招拆招“化解短板”、对症下药“治愈短板”,强化“短板预判”意识,在心理上、情绪上、手段上早做准备,让“自我应对”走在“短板危机”前面,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让教师在自主成长中少走弯路。

“领航专业成长”才是假期培训最美模样。只有细致规划“认同线路”、有效组织“觉醒实践”、有效催生“成长自觉”,假期培训才会在引领教师自主成长的实践中找到最佳定位。

(作者单位系枣庄市市中区教体局)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