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与临沂大学师生携手演出红色舞剧《沂蒙长风》
本报讯(通讯员 周宪奎)10月23日晚,伴随着经久不息的掌声,聊城大学与临沂大学联袂演出的舞剧《沂蒙长风》的大幕在聊城保利大剧院徐徐拉开,两校演出人员以优美的舞姿生动演绎了沂蒙精神的时代长风,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现场,近3000人共同观看了本场演出。观众在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为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所震撼。
舞剧《沂蒙长风》以深沉厚重的历史情怀与精湛绝伦的舞蹈语言,将那段烽火岁月中沂蒙人民无私大爱与不怕牺牲的故事搬上舞台,用舞蹈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艺术盛宴,也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注入了澎湃动力。作品以“支前”故事为内核,选择“刘永良和他三个烈士儿子的故事”作为编剧的基石,表现的是浩浩荡荡跟随部队前进的沂蒙红嫂与支前小车队的“车轮滚滚”,以及沂蒙人民担当革命大义、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演员们全情投入,将角色内心的千回百转刻画得丝丝入扣——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无不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演出高潮迭起,现场掌声不断,演员们对饰演角色情感的演绎感染了在场观众。
演出结束后,青年观众魏煜璨然心潮澎湃。她分享道:“《沂蒙长风》的每个舞步都仿佛踏在我的心上。之前‘沂蒙精神’对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但今晚,我‘看’到了它的样子——它是母亲颤抖着却无比坚定的手,是车轮碾过苦难的沉重声响,是年轻生命义无反顾的奔赴。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它让我与那段历史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真正懂得了今天和平生活的珍贵。这份感动,会长久留存在我的心里。”
“作为《沂蒙长风》的主演之一,我刻苦排练。这不仅是对身体的磨砺,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饰演孟林的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2023级学生丰世恒动情地说,“每次在舞台上跃起、旋转,我都感觉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与那段峥嵘岁月对话。通过我们的舞姿,将这份力量传递给今天的观众,是所有演员最大的荣幸,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李雯表示:“从5月20日到正式演出,将近半年的时光,我们都倾注在这部舞剧上。临沂大学与聊城大学的这次合作绝非简单的艺术联演,而是两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两校艺术学科各有特色与积淀,在排练、巡演中师生互学互鉴,使学生既能提升舞蹈表现力,又能接触多元艺术理念与教学风格。”

舞剧演出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