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守望
——读王文静《小书大家》
2015年年末,我收到保定女作家王文静女士寄来的《小书大家》一书(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这是文静女士出版的第一本书。我与文静女士都是读书爱好者且常在网上交流,所以,就花了一周的时间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文静女士多年的读书心得,也是一份阅读记录。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物化时代,阅读行为的功利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读书行为对文静女士来说,是精神家园的一种信念和支撑。因此,她的阅读没有任何功利性色彩,纯粹是对理想主义的一种守望:“读书的梦就像一只倔强的不死鸟,上下翩飞,低鸣歌唱,不停地盘旋在我的梦境里、书本里,在我睡前、醒后不停笔地胡乱涂鸦在薄纸上,在不可感知的未来和遥远的地方。有那么一束阳光,曾经照亮我物质匮乏的现实世界,不断给我进取向上的精神力量。”
读书不仅能影响人的精神气质,还能影响人的生活,文静女士在本书中讲到的两件“因书结缘”的故事就非常有趣,一件收获了爱情,另一件则收获了婚姻。在十八九岁的如花岁月,文静女士结识了一个也喜欢读书的男孩子,从此,两人一起去图书馆借书、去书店买书、交流读书心得,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青春时光。但后来,那个男孩子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学校,空间的距离使这段恋情无果而终。在最后一封信中,文静女士写道:“青春时光里,因为书而充实丰盈,因为写作有了精神寄托……感谢有你,我的青春文字不再寂寞,多了温暖和坚持。”读书使文静女士的婚姻观也受到了影响,她想找一位同样爱读书的人共度人生,因为那样才能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不难;关键是,痴迷读书,与书不离不弃,与我志趣相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好在,经过多年的苦苦寻找,文静女士终于找到了同样喜欢读书的另一半:“是书给予我们这份情缘……感谢上天,在茫茫人海,让两个痴迷读书的男女,以书为媒,在年轻的时候相遇,然后相爱结婚。”因为有了共同的精神追求,所以,他们的婚姻格外滋润:“感谢满屋子的这些书籍,让我们慢慢抹平彼此的尖锐、刻薄、世俗、平庸,在淡淡的书香氛围中,彼此退至书前,给彼此一份宽容。”
我之前读过不少文静女士写孙犁的文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才知道孙犁对文静女士的创作影响很大。她是把孙犁当作“文学精神之父”的:“夜的深处,静对书案上孙犁的半身塑像,我时常陷入沉思:我与先生之间应是何种关系?先生离世那年,我正在青春迷途,必须面对物质和精神的唯一抉择,在夜与昼不停徘徊,于两处泥沼里挣扎,要么放弃读书写作,要么选择清贫的自由和精神的富足。偶尔从保定街头的一处晚报栏上‘那一缕荷香’的祭悼中警醒:大道低回,大味必淡。那一刻我知道,终于找到了我的精神之父。”
在坚持阅读的同时,文静女士还不断尝试写作,并有了可喜的成就——几年来,她的作品在大江南北的报刊上遍地开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她却很谦虚:“即使在写作上有了小小的成功和名气,也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因为某些身外之物而沾沾自喜,不要被文字以外的负累牵绊……一个真正的文字创作者,靠的不是别人记住你的名字,而是使读者记住你的作品、文字,或者你的文字能给予读者某些有意义的东西。”有了这种态度,我们相信,她在文学之路上一定能走得更远!
在如今物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已被打压得越来越狭小,因此,在许多人眼中,读书人已经成为一个跟不上潮流的落伍者;可喜的是,在这样一个意义破碎、功利滔滔的时代里,文静女士依然愿意做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依然愿意躲在静静的书房里,读那些永恒不朽的传世之作!她当然清楚:选择了精神这一人文信念,同时也接受并体认了命运的双重残酷——来自艺术,也来自生活。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也许此去的长路上仍会雨骤风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