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 用水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 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图片新闻 “简单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溺水事故谁之责?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班级管理

用水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

□ 滕州市滨湖中心小学 胡晓萍

我校坐落在微山湖畔,这里碧水连天、山水一色、荷香四溢、芦苇浩荡,是著名的中国荷都、北方水乡和铁道游击队故乡。同学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这里充满了深情厚意。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使其继承和发扬家乡的优良传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以“水文化班级建设”为重点,形成了班级文化的三大亮点。

富有水文化特色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包括教室环境及班徽、班歌、班级名片设计等。在师生共同参与班级氛围的创意和设计过程中,我引领学生从中感受水文化的人文内涵。例如,班徽、班级名片均以水的卡通图案为背景;班级口号为“流水不腐,滴水穿石”;教室布置也凸显水文化特色,以蓝、绿色为主色调;黑板上方是“上善若水”四个大字,两边分别是荷花和帆船;教室的南北两侧张贴着学生书写的以水明志的名言警句,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千条江河奔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后墙的“学习园地”是学生的作文和绘画作品,并让喜欢手工剪贴的学生以水文化为背景进行裱框打扮,每周更新一次;在教室的北墙角摆放一个绿色的书架,并安排小图书管理员专门把有关水的图书单独摆放,以方便学生随时阅读。这些水文化元素融入了班级的精神文化,不仅营造出浓浓的“水育”文化氛围,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亲水、爱水、惜水、品水。

富有水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学风。“水流动趋下回曲”;“水柔弱而浸淫通达”。石缝岩隙和沼泽碱滩都不能阻挡水前进的脚步。在学习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天性来学习,通过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与勇于探究的好习惯。例如,早晨上课前,不用老师督促,各学习小组已根据计划,在教室内外自主地开始了各种活动,有的进行口语训练,有的朗读英语,还有的在探讨数学问题。

二是以“传承水乡特色文化”引领校本教材的开发。龙舟文化、苇草编织、湖上婚礼、鱼鹰表演、织网捕捞等是传统的水文化。为此,我发动学生广泛收集,整理出《龙舟赛歌》、《渔家唱晚》等校本教材,内容涵盖了微山湖地区的民歌民谣、风俗习惯及捕捞工艺,为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富有水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要想使水文化入心入脑,必须通过实践,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转化为行动,进而发展能力。为此,我利用富有水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结合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让学生了解运河支队及铁道游击队在水上与敌人英勇斗争的事迹,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

二是在“世界水日”时,开展主题为“我爱你,微山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微山湖的过去和现在,尤其是湖水的污染情况,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活动,让学生体验“捕鱼、苇编、赛龙舟、水上相亲”等民俗风韵,感受家乡的变化,开阔视野。

四是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及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教育学生要像水一样恩泽万物、关爱他人,在生活中践行水文化。

此外,我还利用主题班会等主阵地,通过观看水的短片、讲水的故事、欣赏水的音乐以及进行精彩的小品表演和优美的诗歌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水的优秀品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水文化班级建设”给学生们带来了快乐,同时又充满了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凸显班级个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