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 创新“三位一体”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机制
近年来,鲁东大学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坚持“立足应用、需求导向、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深度合作,创新了由高校主导、政府协调、中小学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形成师范生培养的合力。
构建全方位的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是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关键。鲁东大学坚持把教育实践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了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围绕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拓展,构建起由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培养模块、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培养模块、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培养模块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实践安排上,改变原有定时间、定学段安排教育实践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体设计、灵活安排教育实践内容,不再做理论课与教育实践相对独立的安排,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实习难是许多高校师范生培养面临的问题。鲁东大学遵循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各地市教育局、中小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探索出“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将职前教育、上岗适应教育和在职提高融为一体,有效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及教师职业意识。每年九、十月份学生实习期间,两名实习学生接替一个班,全权负责,既做班主任,也上台讲课,置换出一名中小学教师到鲁东大学接受一个多月的免费脱产学习。学校与市教育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规划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培训实施方案,部署和落实相关事宜,总结教育实践工作经验。顶岗实习期间,全面推行双实践制、双导师制。教育实践由校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把师德体验、微格教学、模拟实践教学、教研实践等内容分阶段安排到实习基地学校。学生通过观摩见习、体验感受、案例讨论等方式,完成了“看、听、备”的见习性实践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完成了“磨、讲、评”的教育实习任务;通过“双实践”,完成了“讨、思、研”的教学实践任务,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已与130多所中学签署协议,建立了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由最初的面向烟台市,推进到威海市、新泰市等地市。每年都有近2000名师范生参加教育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中小学教师300多名。
长期稳定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是搞好师范教育的保障。鲁东大学本着“共建、共管、合作、双赢”的原则,深化推进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合作,将地方基础教育需求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标准,通过“三方联动”,协同遴选共建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在师范生教育实践、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发展等方面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充分的实践机会、有效的实践指导和安全健康的实践环境。校地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已经成为学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方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资源共享、交流对话、业务合作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