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孩子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为严重,不懂得与其他人交往和合作。实践证明,人际关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技巧,从而赢得他人的欢迎呢?
首先,家长自身要练就宽容、厚道、善良、真诚等特质,并且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这些良好特质,就必须及时地提醒和强化。例如,当看到孩子把自己的错题本借给一名同学时,家长应该立即“点赞”:“你乐于帮助后进的小伙伴,我很高兴。”
其次,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在家里,为人父母者尽量地做孩子的好朋友,培养他敢说话、爱说话的性格,让孩子参与讨论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得好,家长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起孩子与人交往的勇气。当置身于陌生的环境或者面对不熟悉的人时,孩子会保持淡定,不怯场。
再次,给孩子多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并让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交往能力是孩子在与他人,尤其是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要想让孩子获得交往能力,家长必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孩子的朋友圈里不仅要有年龄相当的小伙伴,而且要有“忘年交”。与同年龄的孩子玩,他可以学会与同伴沟通和配合的技能;与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活动,他会变成活动的带头人,从而增强信心;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交往,他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对孩子的积极交往行为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赞赏如同冬天的暖阳,会给孩子带去正能量。面对孩子的积极交往行为,家长要充满激情地大声赞美。如果为人父母者能够加上肢体语言就更棒了,比如亲一亲孩子的脸,摸一摸孩子的头,拍一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一个热烈的拥抱,等等。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并不断加以巩固和延续。
最后,当看到孩子与小伙伴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时,家长千万不要“护犊子”。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时,父母不要“护犊子”、“拉偏架”,更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打别人的孩子,而应该让他自己尝试着去解决冲突。
如果家长过度干预孩子与小伙伴的矛盾和冲突,就会让事情复杂化,甚至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与盲目干预冲突相比,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一些“战术”。例如:在遇到“强敌”时如何反击,面对“弱势群体”时如何退让,等等。这样一来,孩子的社交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临朐县城关街道谭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