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优雅高贵的灵魂 珍惜汉字 纯洁汉字 等待下课的父母 南疆乡村偶遇 我的野菜情结 书法

第6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6
【屐痕处处】

南疆乡村偶遇

□ 山东援疆教师 王小玮

去年国庆节时,家人来新疆探望我,我们驾车去附近的沙漠游玩。我们走错路了,闯入了陌生的维吾尔族小村庄,担心有危险。原路返回时,我们被路边枣园里红彤彤的枣子诱惑得直流口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车跟老乡打招呼:“你好,我可以买你们树上的枣子吗?我们摘枣子吃,给钱。”我边比画边掏出钱跟维吾尔族老乡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要钱,不要钱。摘!吃!”那个年轻的维吾尔族小伙显然明白了我的意图,语气很生硬但传递出的热情豪爽劲儿令我感动。见我挥手点头,大家涌入枣园。枣园不大枣子品种却不少,大大的、个头稍小些的、扁扁胖胖的枣子挂在树上晒太阳。与平时吃的枣子不同,新疆的枣子皮更厚些,水分少口感却是很不错的。“真甜!”“太好吃啦!”我们不由得感叹。这时,从门口走出一老一少,笑盈盈地望着我们。女儿把自己的零食送给那个黝黑的小巴郎(维语“小伙子”),谁知道他竟一股脑儿塞到爷爷怀里,这一举动把大家都看愣了。老人品尝过面包,又掰了一块给小巴郎,他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早就听说孝敬老人是维吾尔族的优良传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太奇怪啦,年纪那么大了还吃零食。”女儿小声地嘀咕。在她看来,好东西都让给小孩子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生活在蜜罐里、以自我为中心的她反而对维吾尔族已渗入骨子里的尊老习俗有些不解。“真是懂事的娃娃!”我下意识地赞叹道。孩子都是敏感的,活生生的例子再加上我的感慨使女儿有样学样,立马拿起一颗大枣请我品尝。看来,榜样的力量胜于说教啊!

山东人性格豪爽,何况老祖宗教育我们:“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从车上取来糕点和饮料走进老乡家表示感谢。院子里坐着的维吾尔族婆婆使劲儿摆手拒绝我们的礼物。房间里走出的双手拿着面团的维吾尔族姑娘接受过双语教育,把我的话用维语翻译给婆婆,老人家还是说不用。再三比画是我们的心意后她才有点不好意思地收下。“这里,吃饭吧!”婆婆热情地邀请我们留下用餐,年轻的维吾尔族姑娘还端出正在揉制的拉面挽留我们。体验过采摘的乐趣并吃了很多枣子,我们怎么好意思再打扰老乡呢?

“热合买提(谢谢)!”我用蹩脚的维语表达谢意,并婉言谢绝。车子开出很远了,维吾尔族老乡还在冲我们挥手,就像送别远方的贵客一样。“妈妈,回去后我要告诉同学们,维吾尔族老乡真热情啊!”女儿此次的亲身经历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在新疆买水果时老乡会邀请你先品尝,大块的哈密瓜、大个的香梨,好吃再买;他们的礼仪保存得很完整,有贴面礼、拥抱礼,见面时男人们会握手打招呼,很真诚的那种握手;所有的食物都是绿色无污染的,死牛病羊他们绝对不会出售;他们对待食物特别虔诚,绝不会浪费。我所了解的维吾尔族是个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我爱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亚克西(好)!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