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德育,怎样从低效走向高效 让德育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 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合拍” 用学校文化滋养学生的德行 如何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记者观察】

如何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 本报记者 廉德忠 通讯员 殷元华

长期以来,许许多多的学校虽然对德育工作比较重视,然而在不少方面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德育为什么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这些都是当前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德育改革应从面临的问题开始

记者对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2%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德育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影响较大,80%的家长认为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明显,56%的家长认为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学校则表示,很多情况下,学生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呈现出两面性特质:参与热情很高,表现也非常积极,看似效果显著,然而活动一过,学生“转身”就变,德育的实效遭遇极大挑战。有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学校德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有的学生往往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一到现实生活中其道德行为就走样变形。有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校组织感恩教育活动时孩子的表现令她非常感动,可是一回到家里孩子的行为又让她非常头疼。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讲的“钟摆效应”作用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表现,必须引起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警觉和重视。

学生为什么会“转身”就变?

有专家指出,学校费尽心机,学生“转身”就变,只能说明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做到学生心里,缺乏实效性,存在短板和缺陷。其一,目标设置过于“高大上”。记者在对学生的问卷中发现,80%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内容和目标定位太高,爱国爱党、爱学校爱集体以及创新等目标的设定很“高大”,内容却很“空洞”。79%的学生觉得,学校设定的德育内容与自己的生活需求结合不紧密,希望学校德育活动能够从“大事”走向“小事”。70%的学生感到学校的德育活动枯燥乏味,觉得搞德育活动就是“喊口号”、“做运动”。由此可见,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学生不理解,自然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其二,形式过于“套路化”。记者了解到,当前学校德育主要有课堂教育和活动教育两种形式。课堂教育以上课的形式展开,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和评价。这种知识点集结的教育形式,只是把德育目标排列出来,使本来就很抽象的道德规范更加抽象和概念化。有的学生告诉记者,从小学开始,他们上的德育课在形式和程序上一模一样,闭着眼就能知道下一个环节要干啥,“一点意思都没有”。其三,资源整合不够。有教育专家指出,现在社会上习惯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而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应该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制约。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如果只顾进行正面教育,家庭、社会配合不够,那么学生将无所适从,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记者在有些学校了解到,德育似乎只是政教处、班主任的事情,一些教师则超然物外。另外,课内、课外的壁垒还未完全打通。课堂之上的德育知识不能到课外进行检验和校准,课外德育活动不能与课堂知识点一体建构和整合,“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其四,学校德育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社会道德的多元化选择与学校德育的一元化产生碰撞,以往那种非常正规、认真、系统、单纯的学校德育已无法应对多元的社会生活,致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非常迷惘。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辛辛苦苦进行了一年的诚信教育,还不如教育主管部门年终一次督导检查的“教育效果”好,因为为了应付检查,学校造假,老师造假,学生必须说假话。由此可见,此前进行的诚信教育是多么苍白。

全方位构建德育体系

我国著名德育研究专家、中小学德育课程编写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认为,德育是触动人心灵的教育,是个“软”领域,如果把它变“硬”,就变味了。德育的评价方式和其他课程也不一样,不能通过分数来衡定。她指出,要以人学的视角去研究德育问题。她说,德育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关系中理解自己和他人。这种关系不是外在的,它会变成内在的。你讲的话触动了我,这些话会变成我的思想。某小学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说,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传统课程从社会既定的规则、规范出发,让学生被动接受一些规则、规范。新课程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让品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但是这样的课程理念要落地,需要彻底的改革。

要解决德育低效的问题,还要解决形式“不适合”的问题。德育工作流程是从无序导入有序的一条轨道。目标和方向确定之后,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流程非常重要。有学生提议,学校德育活动不能千篇一律,一条“套路”走到底,只有有变化、“有花样”,学生才能喜欢。记者调查得知,90%以上的学生希望在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活动,他们认为那样效果会更好。 

德育工作不仅仅要在校园里推进,要实现有效和高效,还应主动构建德育联动机制。有专家指出,学校只有与家庭、社会联动、互动,才能保证德育效果不打折扣。现在,很多家长身为父母却不注重自身修养,把孩子的养成教育一股脑推给学校。在这种形势下,学校不能“自说自话”,要担负起家长的再培训、再教育使命,使学校教育与家长“身教”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现“在学校里一个样,走出校门又是另一个样”的现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