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共享资源,促进幼小衔接课程化 共享园校资源,双向衔接正当时 入学前“能写会算”的思想要转变 “手拉手”幼小衔接 专家声音 开启入学适应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平邑:让幼儿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新闻观察】

入学前“能写会算”的思想要转变

□ 本报记者 孙军

适龄儿童升入小学,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也没有天壤之别,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只要幼儿园老师积极鼓励,小学老师笑脸相迎,家长真心陪伴,就能使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顺应孩子天性从培养习惯兴趣入手

5岁的孩子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还不会,人家都能算两位数的了。”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当她看到其他孩子读课文张口就来、算术也很在行时,怕自己孩子一上小学就被落下,不得不花钱报了一个所谓的幼小衔接班。

青岛市黄岛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邵瑜表示,不要拔苗助长,要顺应孩子天性。该园从3方面开展幼小衔接,成效显著。一是分层培养,自然衔接。小班阶段侧重培养幼儿的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中班阶段侧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及主动交往能力;大班阶段学习用图画符号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展孩子的前阅读与前书写能力。二是幼小协同,无缝对接。与小学建立幼小衔接教研组,设置“我要上学啦”主题课程,带领孩子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生活等。三是家园共育,助推成长。通过家长学校、体验式家长会等更新家长观念。

令人欣喜的是,该园的孩子入学后,自信、自主沟通表达能力突出,学习适应能力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教育主任苏丽文表示,她去过全球若干所幼儿园,在黄岛区第一幼儿园她看到了全球高水平幼儿教育的情景。为此,她呼吁,让幼儿在入学前“能写会算”的思想要转变了。

严格落实“零起点”教学要求

青岛市北京路小学校长金颖表示,要让家长不再担心孩子上小学后“掉队”,除了幼儿园的努力外,小学应当发挥源头导向作用。自2012年开始,学校按照“零起点”教学要求,调整教学计划,一年级汉语拼音集中教学时间不少于10周,数学从10以内认数开始。把一年级上学期前4周作为“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帮助新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等。一系列成效显著的举措让家长真切感受到:即使在知识上没有做专门的准备,孩子也不会“落下”。通过近几年对比观察发现:现在一年级新生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更强了,发展后劲更足了。

做好入学准备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而是让幼儿养成学习习惯,调整情绪,为小学学习打基础。幼小衔接是小学、幼儿园的本职工作,小学要提前介入,坚决落实免试入学,坚决实行“零起点”教育,注重新生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家长也要努力做小学“零起点”教育的支持者和监督者。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告诉记者,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青岛市调整幼儿园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大班每年5月到7月每天安排2节集体教育课;设立小学新生入学适应过渡月,严格落实“零起点”教学要求,汉语拼音相对集中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10周,数学教学从10以内认数开始,重点培养新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和独立学习等能力;严禁小学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和加快教学进度,开展民办教育机构抽查活动,严禁社会民办教育机构以“幼小衔接”为名举办以读、写、算为主要内容的小学预备班、幼小衔接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