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练就生花妙笔 巧用文本插图 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由美国孩子的大量阅读说开去 别让“免费”害了孩子 成就心中对教育最美好的向往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学一景】

巧用文本插图 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 滕州市西岗镇中心小学 赵慧超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映入我们的眼帘。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许多精美的插图是小学语文课本上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真正读懂插图的内容,真正理解作者的编排意图,用足用好这些插图,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文插图辅助语文教学,摸索出了下面这些做法。

依图索文

依图索文,就是要求学生找出与插图内容相关的句子或段落。例如,在讲苏教版第十二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哪些段落写的是第二幅插图的内容。同样,在讲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找出分别与两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依图索文是运用课文插图最广泛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认真阅读课文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依图想文

依图想文,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插图中的人物,并且进行联想,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拓展故事情节。这种做法不仅能有利于小学生多种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我在讲三年级下册《我感到自豪才对》时,就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我先说:“请大家看着图,说一下,你是想当小骆驼还是想当小红马呢?”在学生分别作出了选择以后,我就问:“你是小骆驼还是小红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先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争先恐后地发言。

依图想文,不仅能用于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或动物的课文中,而且可以用于写景的课文中。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一课时,我先对学生说:“请你们分别在插图中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一朵花。”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这朵花,你会对孩子说什么话?又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

依图扩文

依图扩文,就是让学生依照插图扩写课文。例如:我发现,在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的插图中有两个兵马俑没有了头。于是,我让学生由此展开想象,并写出一篇文章。一名学生上网查了资料,写出了一篇纪实性的文章,叙述了它们没有头的原因;另一名学生把它们说成叛徒,写出了一个情节生动的故事。

依图标题

虽然课本插图都是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但它们也有自己独立于课文内容以外的内容。教师让学生给插图想一个新颖的标题,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加深他们对插图的深入研究,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例如,一些三年级学生曾给《恐龙》的插图写过一些生动的标题,如《快乐的恐龙》、《远古的地球》、《我们家园的昨天》等。由这些标题,我们不难看出,让学生给插图写标题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者悉心筛选而定的,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课程资源。由于教材展现出的插图色彩和插图艺术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们应把形态不一的插图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可见的”图画中读懂“不可见”的内涵,从而彰显出语文课堂的魅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