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抱朴
——陈艳的静谧丹青
陈艳,女,1980年生,现就职于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她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是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作品和文章多次刊登于《中国花鸟画》、《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山东广播电视报》、《九州书画》、《中国教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音体美报》等,作品十几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展览,被中国美术学院、叶浅予美术馆、山东省文化馆等收藏。
陈艳是一位十分敬业的青年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勤奋、成绩突出的青年女画家。
学者,所以修性也。既有所得,贵乎能化。中国画的东方美学特质向来注重画者的心性、品趣与画作格致之间的相融互化。良好的学院研习成就了她稳固扎实的笔墨功力和怀素抱朴的为人品格。她身上有“80后”一代少见的专注虔诚、平和安静,在纷繁躁动的当下尤为难得。对于传统,她有近乎顶礼宗教的参修悟化,在毫楮之间静雅空寂的世界中跋涉前行,不忘初心。
国画历经上千年的生长与传承,高峰迭出,璀璨光耀。但近世西风东渐,在西方美术思想和技法的冲击下,画者于传统表现的文化自信开始彷徨纠结,对此潘天寿先生提出了“传统出新”的理念,师古人师造化,外学内省,中得心源,继承传统,熔古铸今。陈艳很好地践行了这条艺旨,取法宋元,苦究画理又面向生活,注重笔墨表达的锤炼和形式语言的推敲设立。她的写意不仅有对传统的继承摹古,更根据自身个性对古人的图式笔墨进行取舍,淡墨轻岚以点为皴,渲染出平和天真的古淡况味,可谓“澹如秋水,和似春风”,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我亦认为中国画家借以自立的绝不是单纯的绘画技术,更多的是情怀、胸次和学养。陈艳在承袭传统笔墨的同时,未敢忽略画外功夫的修炼,静读诗书、临习小楷成为她的生活常态,女子安静温婉的心性更好地滋益了她笔下的水墨氤氲。纵观中国的历史,工笔的高峰巍于两宋,徐黄体貌流传千年。陈艳的工笔亦溯源于宋画,然并非一味泥古勾摹,而是广泛吸收各种营养,参以个人的审美与视角,在形式材料上进行了深入探索,线条确定有力,赋色素雅应心,结构精准得当,构图自出机杼,无一不透露出扎实的传统基础,取得了极好的成绩,作品9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
古人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画亦然,几年间,陈艳在绘画上已渐有局面,探索的同时,不断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艺术的修炼是一场孤寂漫长的行程,愿她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坚守这份安静,淘洗自我,砥砺精神,在方寸素纸上挥洒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那时花开
掠影
金秋
清风掠影
花开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