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好心态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良好的心态能使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不良的心态则会导致退步、失败和痛苦。由此可见,拥有良好的心态对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
可是,笔者发现,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发育,而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心态如何。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这是因为,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比开发孩子的智力和促进孩子的身体成长更加重要,更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减少消极心理,拥有良好的心态呢?笔者认为,家长要做到下面的三个“引导”。
一、引导孩子善待自然。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寻找它们存在的意义。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感受和体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使孩子明白,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应该鼓励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热爱自然界的山河湖泊、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再次,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就爱护环境,让环保意识在孩子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让孩子善待那些脆弱的植物和弱小的动物。
二、引导孩子善待他人。家长应该让孩子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父母应该让他自己思考解决矛盾的途径并且付诸行动。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注意“三要”:一是要教育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并学会给予他人爱心和帮助;二是要鼓励孩子与更多的同学、朋友和玩伴经常来往并且友好相处;三是要着重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教孩子学会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
三、引导孩子善待自我。目前,有的孩子自轻自贱,在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自伤自残。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虽然是极少数,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可能是全部的希望。对此问题,家长不仅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高度重视并抓紧抓好。一是要在家庭生活中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孩子以适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择、自负其责的机会;二是要努力帮助孩子发展自我,逐步培养孩子自我设计人生道路的能力;三是要注重促进孩子自我实现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参加各种有挑战性的比赛活动;四是要充分挖掘孩子的聪明才智,促使孩子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五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的心态。
(作者单位:冠县东古城镇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