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长征,一部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  抚慰躁动的心灵 天高云淡     手执书卷 心如甘露 教师书架 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书要“立体”读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开卷有益】

抚慰躁动的心灵

——读王蒙新书《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

□ 古滕客

读书为了什么?为了金钱、荣誉、地位?好像都不是。实际上,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文坛的常青树和多面手、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以独特的阅历、广博的视野、旷达的胸襟、智慧的语言,在其最新著作《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商务印书馆201610月第1版)一书中,阐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心得和感悟,启迪人们用书来抚慰躁动的心灵。

该书记录了王蒙先生关于读书和写作的主张。他在序言《读书三议》中,直言当今多媒体的音像传播代替读书之趋势可能造成人们精神能力的退化,阅读不等于浏览,信息也不等于学问,并寄语读者与白痴浏览、八卦阅读和趣味泡沫做斗争,用脑阅读、用心阅读,用阅读攀登精神的高峰。他认为,如果养成了“爱书、释书、疑书、多向思维、触类旁通”的习惯,就会像读书一样读生活、读阅历、读社会、读世界、读春夏秋冬、读荣辱盛衰、读悲欢离合。该书字里行间蕴含哲思的感悟,发人深省,惹人沉思。

王蒙的读书文字有独特的阅读味道。他认为,读书的亮点在于照亮生活,生活的亮点包括积累智慧与学问。生活与读书是互见、互证、互相照耀的关系。书虽没有生活那么丰富,但是应该更集中了光照与穿透的能力。他说:“文学里的喜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把生活美化,把美生活化。”“美是生活。”这是俄国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来的。说来说去,美所表达的就是生活的一种欲望、一种心情、一种生机、一种幻想。所以,会有泰戈尔、冰心早年的那些诗,也有李白、杜甫、苏东坡的一些很好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人感受到生活本身是美好的,我们也有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王蒙对读书的看法比较宽泛,认为网上浏览也是阅读的一种。但他又说,阅读包括浏览,但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阅读是我读、我思、我问、我答、我完成;而多媒体的全面性使你感到,你是在被看、被听、被传播灌输。以多媒体代替相对枯燥但深刻得多也概括得多、精神能力发挥空间阔大得多的读书,其结果可能是精神能力的退化。读书能读出辜鸿铭、鲁迅、胡适、钱钟书、季羡林来,多媒体则不能。

在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认真的阅读呢?王蒙直言,触屏浏览对传统阅读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文化快餐代替了巨著。碎片性的思想、消费性的内容代替了思想的奇葩,片段式的想法代替了系统的研究和发现,他对此感到一种隐隐的担忧,认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都缺少文化巨人。面对现代技术对传统阅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又该怎么办?对此,王蒙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阅读、读书是获取知识、提高自己文化水准的最重要的途径。”也就是说,坚持阅读将受益无穷,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王蒙还认为,不同的文学修养造就了不同的人格、趣味和层次。他以自己读《红楼梦》的感悟为例:“薛蟠和贾宝玉俩公子哥,脾气都很豪爽、任性,也都不故意害人。两人最主要的区别是贾宝玉有文学修养、会作诗,他把对女孩子的感情都变成了诗。但薛蟠的文学修养就太差了,只会恶搞。”当爱情没有了文学的美化和引导,就会变得堕落,变得动物化、商业化。他打趣道:“有点文学修养总会好得多,尤其是女生,如果你们的男朋友连李白和《红楼梦》都没有看过,那一定要小心。因为他脑子里不是钱就是升官,要不然就是彻底的薛蟠那种。”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读完全书,感到王蒙所有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都落到了实处,即创造出了既丰富又品质优良的作品。我想,在浮躁气氛蔓延的今天,读《诗酒趁年华》能抚慰人们躁动的心灵,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