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用心更需用脑
在平日的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采取“跟踪战术”,整天跟在学生屁股后面,打扫卫生要督促,早读课要到场点名,早操也要组织排队……凡事都要插手过问。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个苦差事,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学生出乱子,不得不时刻紧绷神经,采用跟踪战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班主任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十分用心,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于“用心”并不利于引导学生成长,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其实,班主任完全可以“偷懒”,完全不用这么“累”。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不用亲力亲为,只需事先制定好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协同各方力量,大胆果断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这才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
班主任应注重班家合作,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给予家长一些管理孩子的建议,如远离手机等,让家长多陪伴、引导孩子。
班主任可以通过负责任的班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好的班干部会以身作则,带动和感召全班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可由班干部组织主题班会,引领同学们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认识自我、剖析自我,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生活,勤奋刻苦地学习。
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前进。我所在的班级采用的是师徒结对的方法,学生之间一对一辅导。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还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可谓双赢。班主任可以在一旁“遥控”,并适时地提出要求、进行总结,使班级管理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班主任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又要游离于学生之外;既要了解学生,又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班主任要学会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可只做高高在上的师长,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其喜怒哀乐,把握其思想动态,力争成为其倾诉心声的知己。要允许学生犯错与改正,对后进生要耐心热情引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严格不放纵,宽容有尺度,严而不死,宽而有度,这才是真正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话,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集体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班主任管理班级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与各科教师合作与协调。师生齐心协力,实施适合本班情况的管理方法,共同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