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网络课堂 图片新闻 巧用多媒体辅助智障学生学习语文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方式例谈 基于平板电脑构建充满活力的品社课堂 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 让网络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第7版:网络课堂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网络课堂
07

巧用多媒体辅助智障学生学习语文

□ 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刘翠梅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传统的电视技术与计算机的交互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以视觉为主,视听并用,最大限度地补偿了智障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缺陷,突破了传统媒体以听觉为主的单一灌输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记忆效能,提高其学习效率。对于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来说,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培养了智障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

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激发智障学生兴趣的手段非常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则表现出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大、小”时,教师先制作好课件,在大屏幕上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段。当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时,教师暂停播放,让他们说出哪种动物的头大、哪种动物的头小。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因而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接着,教师再在大屏幕上显示“大苹果和小苹果”、“大象和羊”、“老鹰和麻雀”、“蝴蝶和蜜蜂”等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哪种动物大、哪种动物小。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明白了“大”、“小”的含义。课堂上,他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巧妙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声、光的优势创设情境,把智障学生带入趣味学习中,改变智障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其观察、想象、审美、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朵红色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智障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授《春天来了》一课时,我播放了《春之声圆舞曲》,出示了几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画。乐曲优美动听,美丽的画面映入眼帘,很快就将学生带入春意盎然的意境中,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容量增大,长课短讲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有些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鼠标即可完成;问题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也不必重复两三遍;借助于直观的形象,学生对有些内容已经一目了然,所以教师不必大讲特讲了。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了不少,课堂的容量自然加大了,长课短讲成为可能。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由于学生对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就容易了。往常用三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如今只用一节课就完成了。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