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区域教育如何实现特色发展 以精准的法律来杜绝校园欺凌、暴力事件  李洪嵩 别再让“家长作业”折磨人了 青少年非功利性阅读值得提倡 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让校园文化根深叶茂 资助仪式莫失去尊重 掌握“四术” 做“四有”之师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言外之意】

资助仪式莫失去尊重

□ 胡乐彪

在宽大醒目的会标上,赫然写着“贫困学生资助仪式”;主席台上,站着一排手捧资助金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等候多时的各路记者蜂拥而上,唯恐抢不到这个“珍贵”的画面。有些记者为了追求宣传效果,还会设计一些镜头,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在自己的操控下相互配合,完成拍摄任务。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受助学生中,有那么几个人始终低着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其实,类似这样的资助或救助活动并不鲜见。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每当争取到一些企业或部门对学生献爱心时,总要大张旗鼓地举办一次仪式,并请来媒体记者进行跟踪采访。记者对受助者的困难状况作出“原生态”的报道,甚至还把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细节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媒体上。

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些学校认为,不举办仪式,就对不起献爱心者;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希望通过“献爱心”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同时,有些捐助者还希望贫困生在接受救助后能在记者面前述说自己贫困的故事,并且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使得贫困生的窘境“一览无余”,以致让他们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有些受助者对捐赠者和记者产生了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宁愿自己承担重负,也不愿意接受救助。原因就是,他们担心个人信息被放置于公众面前,而且不希望家庭贫穷状况被更多的人知道。在他们看来,有些“好心人”经常把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当作噱头,以引起众人的关注。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排斥资助。

我们对困难学生施以资助,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体现人文关怀。要充分考虑到受助者的自尊心,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以避免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笔者建议,一是学校不要举办资助仪式,可以采用直接减免学费或在家访时资助的方式,更不要邀请媒体记者参与采访。二是相关企业采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方式,让学生适当地参加工作,并给予报酬,使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从而保护并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