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图片新闻 汶上:职称怎么评,学校说了算 邹城市邀请家长查看学校“后厨” 简 讯 滕州市多管齐下为大班额“瘦身” 立足实际破解乡村学校师资难题 高密:国防教育绽放新光彩 沂南县教师轮岗制度实现“三个均衡” 三千台学生用计算机闲置时  变身电子书包在线学习终端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重挖潜 重交流 重培训

沂南县教师轮岗制度实现“三个均衡”

本报讯(记者 戚景峰)记者日前到位于沂南县城乡接合部的开发区实验学校采访时,从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来支教的市级优秀教师李易正在给学生讲课,课堂内还有部分新入职的教师在认真听课。让市级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既能提升乡镇学校教学质量,留住更多学生,又解决了城区大班额难题。沂南县面对教师补充渠道不畅、自然减员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积极从内部挖潜入手,及时修订完善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了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有效缓解了教师缺编学校压力,收到了减压提效的明显效果。

重挖潜,把富余教师“调”出来

2015年实行定岗选岗的基础上,沂南县结合为城区学校解决大班额配备师资的机遇,今年暑假启动了城区部分超编学校教师分流工作。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城关实验中学分流72人到界湖街道所辖小学,从青少年活动中心分流51人到城区学校,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提供了师资保障。其他乡镇学校继续实行定岗选岗,共有368名初中教师到本乡镇小学援教,缓解了小学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县编制部门重点向教育倾斜,将有限的编制用于教师招聘,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所需师资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了退补相当,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重交流,让教干教师“动”起来

今年3月,沂南县教体局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交流轮岗。全县共有校长62名,本次调整交流46名,包括县直学校校长和农村学校校长的交流、名校校长和新建学校校长的交流、校长和局中层干部的交流。校长交流轮岗为下一步校长职级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该局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20余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引领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定岗选岗促进教师交流。2015年交流教师453名,2016年交流教师368名,使初中富余教师向小学流动,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实行教师走教。部分乡镇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的教师采取走教的方式,同时兼任两个及以上学校的课程,破解了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科教师短缺的难题。该局还加强名师、优秀教师交流,做到名师、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均衡配置老校和新建学校师资,吸引学生到新建学校就读,为顺利解决大班额问题提供了师资保障。

重培训,将教师水平“提”上来

去年,沂南县被确定为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音乐、英语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点。省教育厅在全省组织名师、专家60多人来沂南授课,让该县的198名英语教师、114名音乐教师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培训,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沂南县教体局还与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结为友好合作单位,邀请上海教育专家来讲课,培训教干教师2300余名;同时,挑选优秀教干教师前往上海考察学习。目前,双方已建立起密切的业务联系。积极开展农村校长、骨干教师、新教师、幼儿教师等各个层次的培训,开展网上全员研修,教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今年,该县有5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1名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

 

据沂南县教体局局长李道宽介绍,该县教师轮岗制度实现了“三个均衡”:一是城区学校定点帮扶边远山区学校,实现均衡发展;二是教体局根据全县中小学师资分布状况,制定了符合县情的交流轮岗计划,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促进乡镇间师资均衡;三是由镇中心校统筹,组织师资相对宽裕中学的教师向辖区内小学流动,师资相对宽裕小学的教师向薄弱小学流动,实现镇域内师资均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