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能力。班主任将细化以后的班级工作交由相应的班干部具体开展,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动态回馈,同时避免陷入事必躬亲的疲态。
一个新的班级如同一盘散沙。如何把这一盘散沙凝为众志成城的班集体,就需要班主任正确运用工作方法来选拔得力的班干部。具体做法如下:
毛遂自荐。班主任应让全体学生知晓当班干部的要求。班干部首先应是班级的优秀分子。学习当然不是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但好的学习成绩更容易帮助个人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也会为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起带头和榜样作用。其次,班干部应以身作则,关心同学,有为同学服务的热情,还要有吃苦在前的心理准备。
班主任考察。学生的表现具有不稳定性,所以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定要经过一番观察和了解。理想的班干部是正直、有责任心、敢管事、肯干事、性格大方的学生。例如,班长这一职务需要统领全班、事事兼顾,能处理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主动与班主任沟通。通常,这个考察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监督。
民主评定。经过3周左右时间的考察,不仅班主任,同学们对班干部的选择也有了自己的定论。这时,应让同学们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也应逐级进行,首先选出德才兼备又有领导能力的班长,然后是其他班委。其他班委的选定应参考个人的能力和特长,这样才能使他们参与班级工作时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培养一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发挥正能量的得力班干部队伍。学生毕竟年龄小,有时只知道自己是班干部却不知如何当好班干部;只知道有权力却不知怎样管理和运用权力。如此 ,时间长了,会破坏、影响班干部的形象,削弱班干部的威信。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职责耐心细致地教给班干部工作方法及技巧。比如,班主任可以指导体育委员如何组织排队,组长和学习委员怎样按时收发作业,劳动委员怎样搞好卫生大扫除等。
培养班干部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促使他们顺利地打开工作局面。应采取“小心扶植”与“大胆放手”相结合的方法,在做某项工作之前,让班干部思考如何安排,然后再进行指导,启发他们把工作想得全一点、细一点。如:班上的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不在场,你们该怎么办?提些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放手就是让班干部学会自主工作。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班主任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可把部分班务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班级的日常工作、班务日记的填写、每天放学前15分钟的晚点上台总结发言等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