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学生家长的“负担”咋越来越重? 谁来给学生家长“减负”? 学校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向家长“转嫁”责任 从课程改革看学生家长“减负”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

□ 由洪晓

邻居知道我在教育系统工作,周末见面后寒暄了几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孩子作业上。邻居说,上初中的孩子作业实在太多了,每天晚上要做到十点半以后,看着都心疼。虽说孩子有中考的压力,但这样下去孩子身体肯定受不了,学习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更让人不解的是,所有作业家长必须检查,目的是防止孩子照抄,影响学习效果。另一位邻居的孩子上小学,也说:“现在的老师真行,给孩子布置作业,要家长批改,要家长签字,一人上学,全家跟着忙活。”

其实,家长反映教师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转嫁”给家长的问题由来已久,沉积多年的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学生升学压力大、教师受到各方的压力更大有关,也与班级规模大,每科教师所教学生人数过多、精力有限有关,更与教师业务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方法落后有极大的关系。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好,只好通过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来弥补的后果,而家长负担加重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给学生家长“减负”,教师就应该提升教学水平。

北京二十二中特级教师孙维刚做过从初一到高三6年一轮的教学实验。6年里,他从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保证每名学生9小时的睡眠。他说,学生越睡脑子越清楚,看问题越深刻。他认为,题目在精不在多,给学生出一道题,他自己就要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让他们感到数学的乐趣,领悟数学的美。他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在北京市名列第一,班中有22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孙维刚执着于教学研究,不断探寻教学规律,通过“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找共性)、多题归一(寻找规律)”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他为学生归纳了4个大规律、15个中规律、30多个小规律,所教学生数学成绩遥遥领先。这其中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是其对数学教学痴迷研究的结晶。如果没有对教材的透彻研读、深入挖掘,没有对各类题目解答的规律性总结,没有对考题、考纲的准确把握,教师在讲台上是很难有底气的。教师要想具备深厚的学科底蕴就得下苦功,坚持不懈,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感悟。教师有了深厚的学科底蕴,学生的负担才会减轻,家长的负担才会减轻。

帕夫雷什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有人问:“你花了多长时间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历史老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时间仅花了15分钟。”一堂课准备一辈子,是因为他对知识的渴求,不停地学习,最终使教科书成为在他看来最浅显的课本,使教科书成为学科知识海洋里的一滴水。一个没有写过一篇文章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不管采用哪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不会传授“真经”;一个对数学理化知识仅满足于课本的教师,一定没有能力总结出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学习只能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师,怎么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这样的教师,通过学生给家长增加负担,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听他们讲课,学生的内心会被触动。别样的知识呈现方式、渊博的学识、另类的思维,会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会给学生家长带来负担?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