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假期的意义在于弥补校园生活的不足 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对接 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 “我动手、我快乐” 优化教学流程 打造高效课堂 “长文短教”构建高效课堂 让品德课程和生活有效接轨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素质教育在课堂】

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对接

□ 郑振雨

当今的历史教育偏离了经世致用的方向,学生“只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兴趣,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无益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只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当今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进行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两者的完美结合中产生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真正实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

历史教材应当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电影电视、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日常生活等,都是历史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应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把这些活生生的材料应用到课堂上。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内容是讲“文革”历史的,关于“文革”的史实却比较少。为更好地让学生对“文革”有直观的了解,上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去采访身边的老人,并把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写成采访笔记。上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采访来的成果展示出来,并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意识,使他们在乐中求学。

历史教学方式应当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进而真正体验历史,陶冶情操。如在学习《雕版印刷术》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其过程。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私章、毛笔字帖。上课时,我让学生拿出私章并仔细观察,还让他们用印泥印出文字,并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们发现,私章上的文字是反刻的,但印出的文字是正的。我指出,这正是雕版印刷的第一个步骤。随后,我播放了制作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相关视频,顺势介绍了拓印技术,并指出,这就是雕版印刷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过,学生们并不满足于我的介绍。于是,我就进一步展开。从以上的实践中,我感到历史与现实不可割裂,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去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才能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历史教学活动应当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活动,尤其是生活气息浓厚、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能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历史的神韵。如在学习“山顶洞人已掌握人工取火”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分析:“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而我们现代人为什么却不能呢?大家猜山顶洞人是怎么取火的?”他们各抒己见。然后,我播放了中央电视台《野外生存》节目中关于钻木取火的视频,让学生课后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并做实验。第二天,几个学生欣喜若狂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们取出火了!上午,我们把麦草和石块放在太阳下暴晒;傍晚,把石块使劲一砸,冒出的火星就点燃了麦草。”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而得。

(作者单位: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中心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