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师的写作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有偿网课”亟待立规定责 身体力行胜于承认错误 景点题字为何易误读? 父亲“缺位” 不用发脾气 破除“信息孤岛”需要管理服务升级 核心素养落地需留意的那些“不”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且行且思】

破除“信息孤岛”需要管理服务升级

□ 张学炬 于广华

国际互联网研究院的吕学森老师在《学校信息化问题症状剖析》一文中指出,目前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推进,已经卓有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制约教育信息化的瓶颈,那就是“信息孤岛”问题。这个问题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的现象,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向更先进的方向突破。这种分析判断可谓一语中的。笔者认为,破除“信息孤岛”,需要教育管理服务进一步升级。

教育主管部门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信息技术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拥抱互联网,让“互联网+教育”的步伐快些、再快些。正如吕学森分析的那样,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硬件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三通两平台建设”硕果累累。但因为轻软件、轻应用、轻管理的现象非常突出,所以出现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致使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成了摆设。目前,在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熟视无睹,依然津津乐道于传统授课模式。但这能怪老师们吗?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没有明确要求,因此教师们用不用无所谓,会不会无人管。这是信息技术成为“孤岛”的根源。要克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区域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协调、组织、督导工作,确定发展的目标,明确各自的职责,夯实责任,压实担子。目前,很多地区虽然也设立了这些部门,但组织涣散,督导不力,无法引起基层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要加大对基层学校教师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工作。培训必须点对点、面对面,对于个别年龄偏大的教师要手把手地教。同时,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要切实做到“人人会用、人人想用”,使信息技术真正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有力杠杆。

要均衡各地的教育资源,不能出现“偏沉”的现象。目前,各地、各学校的硬件配备基本上达到均衡了,但各区域、各学校的软件大相径庭。而且,各学校对软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对比较薄弱的学校要采取积极的补助措施,以便使之与先进学校同步发展、齐头并进。

要做到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各学校的发展起点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师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校都是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进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同时,把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标尺,并经常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