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多听少说亦奏效
今天中午饭后,我又接到了学生晓晓妈妈打来的电话。晓晓妈妈一向热衷于通过电话来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一听我的建议和意见。这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其实不然。
比如,在电话里,她说女儿的英语学习成绩不好,我建议她每天晚上为孩子听写,并监督她做好听读作业。而她立马回应说:“哎呀!老师,我这边时间保证不了呀。再说了,我觉得孩子的学习家长插手太多了也不好。”于是,我又建议她在家引导孩子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同教育专家或名师在线进行疑难解答,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她若有所思,接着跟我讲:“哎呀!老师,如今这网络可是碰不得,躲还躲不及呢,我感觉真是‘谈网色变’呀!原来我给孩子试过,一点儿用都没有,白白浪费了孩子的好多时间。”既然这两条建议都被她否定了,我就再提一条:“我联系一下孩子的英语老师,让她为您推荐一本课外资料,强化一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怎么样?”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我:“课外资料鱼龙混杂,不用还好,越用越糟。”这样的电话沟通纯属扯皮,对学生成绩提升完全无益,我的各种建议从未被她采纳。然而,过不了几天,她又会非常客气地打电话给我,讲的内容与上次如出一辙。
我将晓晓妈妈的这种情况上报学校,作为班主任工作论坛讨论的专题,几位有经验的同事为我支了招。我决定改变之前的沟通方式,尝试一下“多听少说”的战术看看是否奏效。电话里,她依然是请教我女儿的英语学习怎么办,我反问一句:“您的打算呢?”闻听此言,她打开了话匣子,把我之前给她提的建议一一说了一遍,然后又一一否定,再后来突然很兴奋地说:“老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每天盯着她背和写,咱们试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怎样。”我知道这些都是我之前给她的建议,这次我一定要惜字如金,于是只说了一句:“可以一试。”她特别开心地说:“老师呀,今天我还真是没有白给您打这个电话,真够值的,让我一下找到好方法了。”
挂了她的电话,我想,今天我只是附和她,并没有提任何建议,她却很满意,我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放下电话为自己的建议被她全盘否定而摇头叹息,甚至徒生闷气,同样我也感觉挺满意。我突然明白了,其实,晓晓妈妈无非想倾诉,想被理解、被肯定,至于引导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她自己心里有无数种,通过向人倾诉,她最终确定下用哪一种才是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只需静静地倾听和简单的回应就足够了。
班主任在跟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时,一味地谈我们的想法很难被家长接受,双方难免陷入无效沟通的尴尬境地。此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方式,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听少说,适时回应,往往也很奏效。家长的改变更多应该来自于自己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