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习组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班级学习组教学时,我注意创设好教学情境,把信息技术课上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效果明显。
一、利用适合班级学习组学习的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更快走入教学情境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计3个层次的任务目标:对B1、B2层次的学生只布置初级任务,可以要求一题一解;给A2层次的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中级任务,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进行思考;对A1层次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高级任务,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收获。
例如:初二信息技术课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启动和播放顺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幻灯片的好奇心理,采取班级学习组任务驱动的办法,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这种神秘的氛围引发学生强烈的猎奇心理。他们通过组内的探讨,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小组内的“小老师”和教师对于学困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必要时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和教师的点拨突破该项重点。
二、小组学习时任务分配的层次性
班级学习组合作任务的布置要注意层次性与梯度性,难度要适中,层层递进。任务活动的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任务活动的层次性与梯度性能有效地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满足学生在发展各个阶段中的不同需要。
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组织者和“小老师”。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还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教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成员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
三、班级学习组展示合作成果,健全班级学习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展示班级学习组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对其他班级学习组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在对班级学习组以及组员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使用多元智能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科学评价方式,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学习班级学习组整体的评价与班级学习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学习班级组整体的评价。
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班级学习组互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挖掘每个学生个体在班级学习组中的闪光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 B2层次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1层次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又给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A1、A2层次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通过班级学习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