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的意义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清早,有一位警察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发现一辆自行车朝着他飞速驶来。他的测速仪显示其速度已经超过了限定速度,甚至超过了汽车!他把那个骑车的人拦住,发现车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警察把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告诉那个孩子,并指出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要对他进行处罚。那个孩子告诉警察,他叫斯卡斯代尔,是哥本哈根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赶着上学所以骑得快了一点儿。
警察笑着对他说:“原来,你还是个学生!那么,你先上学去。以后,我会与你联系。”不久,那个孩子的学校接到一封信,这封信来自哥本哈根最著名的自行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自行车手。信中说,欢迎那个叫斯卡斯代尔的孩子参加他们的俱乐部,俱乐部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着一张警察测定的速度单。
四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自行车赛冠军。接着,他又在奥运会上拿到了自行车赛冠军。这是丹麦自行车运动项目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在处理整个违规事件的过程中,这位警察没有把这个事件当作一次普通的违规而匆匆处理完了事,而是做了一个警察的分外之事。此举的价值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处理违规事件本身几倍甚至几十倍。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又想到了这样一则故事:几个小孩正在起劲地摇一棵小树,一位教师跑过来大声呵斥道:“撒手,小树快被你们弄死了!我罚你们给小树浇水、培土。你们听到没有?”面对同样的景象,老教育家孙敬修是这样“惩罚”的:他慢慢地走到小树前,并把耳朵贴在了小树身上。孩子们感到莫名其妙,问孙爷爷干什么。孙老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它的命根快摇断了。”孩子们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孙老继续说:“那么,我们去拿铁锨和水桶,好吗?”孩子们飞快地拿来了水桶和铁锨,孙老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以后,“受惩罚”的孩子们都成了小树的“卫士”。同一件事情,同样是惩罚,产生的效果却不同。孙老的惩罚呈现出温暖的善意和关怀,使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欣然接受了惩罚并改正错误。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越要惩罚,越要尊重。”带有温情的惩罚不仅能够彰显出惩罚者的良好修养和宽阔胸襟,更有助于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让学生在体味到老师的宽容与关怀的同时,认识到错误,并采取积极措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或许这样的惩罚能培养出像斯卡斯代尔这样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