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我的学校在乡村 从“我想有个儿”说起 浅谈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不能“输”在经验上 呼唤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抵达核心素养的“数学路径”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我的学校在乡村

□ 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西范小学 郑延梅

我所任教的学校地处比较偏僻的农村。以前,校舍就是简陋的平房。平房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屋,门窗透风撒气。每逢冬季来临,教师们不得不用塑料布覆在门窗上保温。在覆上塑料布以后,本来就不敞亮的教室显得更加黑暗了。

冬季里,安装火炉是一个大工程,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女班主任一般都请男同事帮忙安装。这种活大多是男教师的“特权”。为了学生,男教师乐此不疲。尽管安装了小火炉,在北风大作的日子里,窗外寒风凛冽,屋内的学生仍旧鼻涕垂下,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小火炉周围的温度还可以,远处就没有那种暖暖的感觉了。靠近炉火的学生难免有些洋洋自得,坐在远处的学生则感到委屈。于是,班主任采取轮换座位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温暖。

我们在老房子里待了好多年。正当大家习以为常之时,村子里建起了一栋楼房。这楼房是专门为学校盖的。于是,几年前,我们终于撤离了那座冬寒夏热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农村的学生第一次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脸上绽放出微笑。尤其是冬天,大家再也不用为取暖问题而发愁了。教学楼铺了地暖。所到之处,无不温暖如春。这简直是我们连做梦都没想到的。

冬天,学生坐在教室里,不用穿臃肿的棉衣,穿薄毛衣就完全可以。以前,几乎天天有人因感冒而请假,少则一人,多则七八人。不仅孩子的身体遭罪,而且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这归根结底是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学生家长和教师们望着崭新的教学楼,无不啧啧称赞。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