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寄情
街头散发着粽叶的清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哥哥拉着我出门割端午节挂在门前的艾草时,妈妈正坐在凳子上包粽子,诱人的粽叶香飘得悠远。奶奶坐在灶下的矮凳上,深陷的眼眶隐含着笑意,一双枯瘦的手交叠在腿上,早已不能自由伸曲的十指已经不能帮妈妈包粽子了。妈妈忙碌着,奶奶则等着烧火,两个女人都在为亲人默默地做着分内的事。
粽子一般都是晚上煮好,但是得在锅里一直放到早上,使粽子熟透,粽子上面还会煮很多鸡蛋鸭蛋。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锅盖,让粽子的清香在整个空间散开。我和哥哥都要吃完粽子又在书包里放两个鸡蛋,才依依不舍地去上学。
上了中学以后,便不再有机会回家过端午节。每到大街小巷叫卖着粽子的时候,爸爸便提着一篮子粽子和鸡蛋鸭蛋来学校了。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家长带着自家的粽子来,大家到中午的时候就吃开了,你吃我的,我吃她的,她吃别人的。
我家有一种特制的粽子,叫灰汤粽,带着稻秆的清香。妈妈将第一季的稻秆洗干净晾干后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冲,用滴下的水泡糯米。用这种水泡的糯米包出来的粽子有种异样的清香。妈妈和我特别爱吃这种粽子,可是带到学校同学们却大都不喜欢吃,大概是不习惯这种味道吧。
上大学以后,大一和大二的端午节我就在学校的食堂买个粽子吃。大三的时候,学校外面街上开了一家粽子店,粽子做得很好,尤其是在这里能找到肉粽子。记得那时候,我买了好多肉粽子带回家分给好朋友们吃,强烈推荐给他们。
工作以后,每到端午节我会去超市买几个粽子了事,没有过节的氛围。前几年,我也曾笨手笨脚地自己包过粽子,却怎么也包不出家乡粽子的样子,更别提家乡粽子的味道了。有一年,老乡从老家给我带来一些家乡的粽子,是满满的熟悉的味道。
常常感叹时光飞转,光阴流逝。又是一年端午节,那些在忙碌的日子里已经被遗忘的记忆,便随着满口的糯米香味逐渐清晰起来。亲情的可贵、友情的真挚,随着记忆的展开刻上了永恒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