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这些因素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数数》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色彩鲜艳的花朵、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当作课件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又如,在教学《比较》一课时,课件呈现出一片草地,草地上绿草如茵。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教师又问:“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学生答:“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开。随后,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哪一位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结果比出来了。这样,学生既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教学过程显示出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圆的画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下面的情境: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定点)按照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最后扫出一个圆。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教师将画圆的步骤进行分解,并且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完整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
三、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相应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使知识由外到内进行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既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在课堂上,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认识时间》一课时,我运用了课件中的多幅情景图。其中,有一幅上学图,图的左半部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一幅放学图。我问:“在星期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出去玩?几点回家?几点吃中午饭?几点看电视?”这些问题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接着,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从而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并且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