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春风更催桃李新 创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 在生源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如何生存 图片新闻 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 不能靠笼统的“爱心” 莫让孩子“与你为敌”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莫让孩子“与你为敌”

□ 淄博柳泉中学 杨凌云

一直以来,我总在思考怎么教育孩子。我觉得,教育的前提应该是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否和谐,和谐的前提是我们如何摆正自己的姿态。最近,我经常参加女儿所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我与别人经常聊起的就是关于孩子的问题。女儿所在的班有个孩子叫小轩,在幼儿园中总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不合自己的心意,她就会生气、摔东西。现在,更是不定时地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而她自己却委屈得不行。我和她的妈妈聊天,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家的孩子脾气不好,你说,怎么办呀?”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孩子是我们的什么?我们是孩子的什么?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什么是“家”?这个家庭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轩和不满一岁的弟弟。这个家的经济基础是爷爷的退休金和爸爸的工资,奶奶没有退休金,妈妈没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是说,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妈妈和奶奶。妈妈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节俭、爱说、说话很直的人。奶奶也是同样的性格。爷爷和爸爸的话语很少。奶奶就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能够穿得漂漂亮亮的,别人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得到;妈妈是典型的节约型家庭主妇,孩子有穿的就行,能不买就不买,自己不挣钱,不能乱花钱,能凑合就凑合。小轩是个特别要强的孩子,渴望被别人认可,但是又不懂得找到正确的方法与别人相处。当别人指出她的错误的时候,她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却又看似和谐的家庭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自己自私自利的性格,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从来不会思考自己的错误。她什么都敢说,什么都不计后果,以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友谊。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很无语。母亲节那天,幼儿园组织活动,让孩子送给妈妈一件礼物。每个小朋友送给妈妈一张自己制作的心形贺卡和一束鲜花。小轩的妈妈看到女儿送的礼物,虽然脸上带着喜悦,但是说出来的话却令人伤心。这位妈妈接过鲜花后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谢谢”,而是“老师给你的花都烂了,你也不好好挑挑”。接着,孩子在前边走,她在后边说:“你怎么这么傻呀!花不好了,你都要。你不会找个好的?”看见我女儿后,她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小奇的花多好!你怎么选的呀!”当时,我听不下去了,一再告诉她别说了,别再指责孩子了。可是,她还是一直说,而且声音很大。那时候,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在现场。我感到自己不能忍受她的行为。

我想对这位家长说:“当你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认真学习的时候,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当你肯定别人的孩子而否定自己的孩子时,是否想过孩子的感受?难道你的孩子真的很差,差得让你无地自容了吗?你平时做什么了?你就没考虑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吗?”可是,你老是说:“孩子如何不好,我小时候可不这样。”我还想说的是:“你小时候在别人的眼中也不是完美的,你也是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她应该是你的骄傲,而不是你的敌人。我们不要拿对待敌人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孩子的人情世故是在你的背影下养成的,其所作所为是在你的关注下形成的。当孩子做错时,你应该在没有人的地方与她探讨你的看法,而不要当着这么多小伙伴的面指责她。你的错误就是不断地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的不好,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母爱,而是母亲对孩子的不满,让孩子在自责和失望中变得自私自利,对待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开始用暴力的方式去夺取。”

所以,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言无不尽”,不要让孩子纯真的童年在灰色的世界中度过。我们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和知心人。孩子的出生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肯定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不是父母的敌人,家长不要在无形中让孩子成为敌人。只有父母的关爱、肯定才能成就孩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