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由野鸽栖息济南某中学想到的 “教”与“学”辩证谈 “安全公约”不能替代“安全教育” 经典画读 抑制校园欺凌不能总在“风雨后” 阅读经典走向灵性教育 爱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且行且思】

阅读经典走向灵性教育

□ 卢立建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早年浏览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也许是当时因为自身的教学经历尚浅,所以我对这本书的价值体会不深,可谓“入宝山却不识宝”。今天,我的体会是,这部著作依然闪耀着教育真理之光,也散发着教育之善、教育之美的气息。

苏氏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家,所以这是一本教育家写给教育者的书。经历了一番个人教学经验的沉淀,我越发体会到它的价值和特色,体会到它那鲜明的特点。主要就是:这本书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底蕴,案例鲜活而完整,观点明确而精到,表述亲切而自然,颇具操作性。

苏氏的思想似乎有预测性。现在,为人们所诟病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阅读”问题、“学习困难”问题等,都能在书中找到具体、有针对性的分析。也许很多人会心生疑问:怎么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的现象?这正是苏氏谈到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所肯定、所揭示的。再如,关于阅读的价值和选择,他指出:“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一个最勤奋的读者,毕其一生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两千本。因此,必须严格地挑选书籍。”这话用在当代这个媒介多样的时代似乎更有效。也许有人会说,苏氏似乎预言了现在的青少年生活状态。其实,这是经典著作本身所具有的超时代性。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历史检验的东西。今天,教育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对人脑和思维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教育思想不断翻新,教育研究硕果累累。但是,苏氏谈到的一些问题仍旧是时下的问题,他的著作仍旧是经典。

有比较才有鉴别。曾有几次,我都在想:在苏氏提醒教师的那些事项中,我们今天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我认为,最大的缺失就是当代中小学生普遍远离了大自然。曾有人概括“中国式教育”的倾向:题海战术、狂轰滥炸的考试、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家教。我还要加上一样:花样繁多的辅导材料,导致大多数学生疲于应付。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高考后的学生彻底放松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也许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但与自然的疏离不应成为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代价,不应成为所谓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代价。在书中,苏氏强调“到自然界中去‘旅行’”,恐怕正是诗人们所言的“与土地的亲近”。试想,如果学生学了书上的生物学知识,做过了大量的练习题、考试题以后,在生活中连谷子苗和狗尾草都分不清,那么这种学习对于人生、对于生活有多大价值呢?更重要的是,这种割裂式学习无法开启学生的灵性之门。所以,我们不妨将苏氏所倡导的教育称为“灵性教育”。

无论何时,自然才是启迪智慧、涵养心灵的真正土壤。无论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自然如何精美地、艺术地呈现出来,无论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多么亲切有力,学生都不能缺失与自然的“对话”,不能缺失从自然那里获得的启示。如若不然,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品质就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确有必要回首经典,体味经典,化而用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