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稀饭是个宝
入夏以来,由于天气炎热,我们家的饮食改为“早晚喝稀饭,中午吃面条”。妻子打趣地说:“当家的,这饮食水准好像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呀。”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南方乡村,小时候,由于家里人口多,再加上那个年代粮食短缺,每天早晚母亲都要给我们做稀饭。虽说是稀饭,其实里面也添加了豆类、薯类等杂粮,如红豆、红薯片等,味道很鲜美。在农村生活了近20年的我们很少生病。如今,在老家的父母亲都已经80多岁了,每天早晚吃的还是传统的稀饭,虽然身体瘦,但“有钱难买老来瘦”,身体棒棒的。
稀饭可以调节胃口,增进食欲,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它味道鲜美、润喉易食,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是养生保健的佳品。稀饭既适合做早餐,也适合做夜宵,因为,稀饭中的淀粉与水分充分结合,既提供热能,又不乏大量水分,极易消化。每日起食稀饭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喝稀饭能使肠胃得到滋养,却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晚间喝稀饭,还能帮助睡眠,与喝牛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做稀饭不要太刻意,一切随意。像我们家眼下每天的两顿稀饭,主料为市面上出售的粳米(或糯米)和小米(学名:粟)各半混合在一起,根据季节不同,可适当在稀饭里添加一至两种杂粮。稀饭不可太稠,以“稀”为主旋律。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在撰《粥谱》时,对稀饭的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说其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而这些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乡间民谚为:“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