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王者荣耀”戳中了谁的痛点 莫让微信成了“威信” 让语文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让学生爱上作业 坚守山村小学的特级教师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王者荣耀”戳中了谁的痛点

□ 杜学峰

622,杭州一名13岁的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教训后而从4楼跳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广州一名17岁少年狂打手机游戏“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近期,杭州夏衍中学教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称,“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学生们沉迷于手机的样子”。该文在网上迅速引起反响。不少人认为,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都沉迷于“王者荣耀”。(据73《新京报》报道)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款游戏,何以会引发如此多的“悲剧”?不少人将责任推给了“王者荣耀”,认为马化腾应该负责。马化腾没有能力戒除玩家的瘾。即便他关停了这款游戏,玩家的游戏之瘾也不会因此而终结。

兵家常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简单地批评“王者荣耀”可谓治标不治本,我们与其指责“王者荣耀”、腾讯、马化腾,倒不如用心思考这款游戏的成功之处。瘾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其产生和消失必然有一个过程,而过程的演变全在于兴趣的浓与淡。

对比学习和游戏,好成绩的取得均来自于思考、努力与坚持,而区别就在于兴趣的浓厚度不同。笔者认为,“王者荣耀”之所以能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除了游戏内容本身有吸引力外,关键是因为在玩的过程中方向明确、目的性强,心理上满足了玩家的成就感。正是因为玩家有了成就感,他才变得更自信,他的存在感更强,他的被认可度更高。

而“王者荣耀”抓住的兴趣点正是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在培养青少年过程中的最大“痛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考第一”的荣誉感只存在于文化课成绩好的几名学生之间,不少学生只能望“分”兴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使得不少人或自暴自弃或应付了事。

“痛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科学理性的解决之道。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逼迫式的培养教育方法显然事与愿违,向好的方向发展需要的是兴趣引导。当玩家对游戏不感兴趣了,自然也就不再有瘾了。

古往今来,人们乐于看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应该发现学生的兴趣与才能,鼓励他们放飞梦想,为兴趣而不断拼搏、奋斗,引导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理性发展,变“痛点”为“兴趣点”。同时,不要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荒废他们在音乐、体育、绘画等方面的天赋。只要我们的方法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瘾”就会自然形成,有志有为的青少年也必将越来越多。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