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上) 有效破解师资配置均衡难题 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取得实效 推行“四个机制”,实施全域统筹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办学活力 坚持“三统筹一优先” 助推改革落地见效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取得实效

□ 安丘市教育局 赵武文

去年以来,安丘市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明确县域教师管理的权利边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师资使用效益,着力补齐乡村师资短板。

实施“县管校聘”,让教师“动”起来

2015年,安丘市开始实施“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16年在全市96所中小学全面推开,全市中小学校共设岗8371个,8376名教职工参加竞聘,其中直接聘用2525人、校际交流160人、校内竞聘5296人、跨校竞聘390人、解除聘用合同5人,交流轮岗人员达6.57%,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主动到缺编的偏远农村小学应聘。今年,共有132名初中学校教师到小学任教,40名镇区小学教师到边远村小任教,有效促进了优质师资合理流动,均衡了师资力量配置。大力开展校长交流。公开考选2所城区学校的校长,交流18名校长,其中5名校长交流到农村学校任职,选派14名40岁以下校干参加挂职交流,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校干队伍整体素质。

公平公正开展竞聘是原则。主要抓好“设岗—竞岗—晒岗”三个环节,各学校在分配的岗位指标内,按校际交流、直接聘用、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的顺序,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逐级进行双向选择、自由竞聘,校长聘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聘教职工,教职工自由选择。竞聘结果公示并签订合同,确保公平公正,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和谐稳定是改革成功的基础。针对不同群体,坚持因人施策,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教师,处于孕期、哺乳期或因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设置直聘岗位。对经过多轮竞聘仍未上岗的教职工进行待岗培训,考核合格的,根据岗位空缺情况予以妥善安排。经考核仍不能上岗的,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解聘。做到既动真格、不走过场,又保持学校和谐稳定。

加大补充力度,把新鲜血液“引”进来

用足用好编制政策。今年,安丘市新一轮核编共核定编制8149个,比上次核编增加编制11个。尤其是用好5%的专任教师附加编制,为农村教学点和育龄妇女较多的中小学增加编制382个。另外,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核定临时周转编制110个,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和个别学校超编缺人不能进人的结构性缺编问题。

加大教师招聘力度。2016年招聘在编教师260名,171名教师被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占65.77%。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聘用制教师200名,其中124名被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聘用制教师聘期3年,聘用期内享受公办教师待遇,纳入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有效缓解了城镇大班额和二孩政策后女教师大量休产假造成的阶段性师资短缺问题。

落实乡村教师待遇,让乡村教师队伍“稳”下来

按照省定标准,为全市3664名乡村教师发放了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人均每月发放补贴450元。为105名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共发放资金150余万元。完善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每个班级每月按700元核发,其中400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了教师健康查体制度,每年对全市教师进行一次体检。积极落实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设岗比例分别提高5个和7个百分点政策,全市共增设高级岗位456个、中级岗位403个。增加岗位后,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全市14个镇街区均设立1个特级教师岗位,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公开竞聘,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