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 补短板 强弱项 提内涵
高青县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
本报讯(通讯员 张忠考)“我们将以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青县教育局局长张玉江在谈到2018年工作思路时这样说。
高青县2015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2017年11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查。站在新的起点,该县确立了2018年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
该县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负责人认为,城乡教育差距关键是师资差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该县将按照“一网覆盖,两翼提高”的思路,实施乡村教师“14212”培训工程,即建立1个覆盖网——高青县乡村教师成长网;开展4项培训——乡村未来教育家培训、乡村新入职教师培训、乡村班主任培训、乡村教育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抓好2项评选——乡村教育新星评选、乡村黄金教师评选;实施1个带动——乡村名师、名校带动工程;实现2个提高——农村学校管理之翼和教学之翼的全面提高。
“城乡‘二元’结构的相对存在是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张玉江局长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城乡学校有机融合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该县计划以城区4所优质小学为骨干,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县域小学教育高地。同时,以6所县属初中为龙头,按照生源结构和区域划分,组建6个九年一贯制学区,辐射带动全县35处农村小学,构建“小学段与初中段无缝连接、小学学校与初中学校横向协作”的办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最方便、最快捷的有效载体。新的一年,该县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全县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在所有农村学校建成智能互动网络直(录)播室,把“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验推广到所有农村学校,在所有农村学校普及思维导图、数字美术、仿真实验室、创客教育、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教育等信息化教学项目。在此基础上,强化网络教研,构建“城乡同步课堂”,实现“高青名师”网络课堂农村学校全覆盖。
今年,该县把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作为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求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制定3年发展规划。
为解决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的问题,该县将结合“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落实农村学校用人自主权,完善农村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据了解,新的一年,该县还将实施农村学校“对标发展”计划,组织所有农村学校对标一处市内外名校进行学习。同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评价改革,加大高效课堂视导和学生基本素养抽测力度,构建“县、片(区)、校”三级联动和城乡同步教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