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评语
每到期末,很多班主任都会为给学生写评语费一番心思:从名言到古诗,从俗语到成语,不可谓不用心。但这些带着心血与感情酝酿出来的评语对学生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触动。作为曾经的班主任,我不禁想起了之前自己写评语时的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期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点评时间。这一次写评语从何处入手呢?虽绞尽脑汁,我却久久理不清思绪。
清晨,一踏进教室,我发现学生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喜欢小蝈蝈,它有双智慧的眼睛,居然发现荷叶像美丽的大舞台。”“哼,它对自己根本没有正确的认识,什么也不会就盲目开演唱会!”“小蝈蝈还是很努力的,最终会成为出色的演奏家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前,对一天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点评后,发现还有时间,我即兴将之前看过的故事《小蝈蝈的音乐会》与学生们分享。没想到,大家意犹未尽,一大早就围绕故事主角小蝈蝈争论不休。
“故事?对,就用写故事的方式写评语!”一个全新的想法令我兴奋不已。既然小小的故事能吸引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思考,我何不试着让故事走进学生的评语呢?
有想法容易,付诸行动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故事固然能吸引人、打动人,但评语中到底用什么样的故事才能既育人又切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仍需斟酌。思量再三,我试着在一名学生的评语栏写下了这样的故事:
“那个傍晚,走廊里又传来呵斥别人的声音:“你给我老实点,不然我揍你!”这个扯着大嗓门的声音我再熟悉不过了,我“腾”的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到门外。
可是,我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姑娘一手捧着书,一手拉着在楼梯上上蹿下跳的“小不点”,生怕他摔倒。瞬间,我羞愧地站在原地,暗自后悔:有多少次,我只要听到大嗓门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那个姑娘批评一顿,为什么不留点时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是那个姑娘教会了我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用大脑思索……
故事式评语写完了,我“无意”将它落在讲台上,暗自揣测看到故事后那个姑娘会有怎样的心情,其他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
“哎呀,你慢点跑,要是撞到别人可危险了!”昏暗的走廊里,那个姑娘依然扯着大嗓门,但说出来的话动听了许多。看到我含笑站在旁边,姑娘带着几抹羞涩走过来说:“张老师,这么多年我骂骂咧咧成习惯了,以后会努力改的!”她转身走了几步,突然又返回来说:“老师,谢谢您,能记住那么微小的瞬间,能给我一个这么好的故事。大家都羡慕老师对我很特别呢……”
曾经,一位前辈指导我进行教育写作时说:“有故事的文章最能打动人。”是呀,故事是文章的灵魂,有触动心灵的力量。此时,这个读了故事并有所感悟的姑娘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触动!
那一天,下课铃刚响,同学们便涌向餐厅。天很冷,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急切地想吃上热饭的心情。但餐厅门口你推我搡的拥挤场面令我担忧地锁紧了眉头。
可是,有一个孩子的举动却令我倍感欣慰。他一直在门口掀着厚厚的门帘,方便大家进入,直到最后一个同学走进餐厅,他才搓了搓冰冷的手,走向自己的座位。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孩子,细节也能彰显一个人的品质。这个孩子有颗美丽的心!
运动会后,你走在我的身旁小心翼翼,还不时地察看我的表情。孩子,那一刻,你一定非常沮丧,多年来雷打不动属于你的冠军突然被另一个高手抢走了。其实,我也在偷偷打量你,你的小心思里写了什么呢?是丢掉冠军的沮丧,怕老师失望的担忧,还是没有掌声为你庆贺的失落?
那次,我什么都没和你说,只是陪着你在操场绕了两圈回到教室;那次,我在心里对你说了很多:我心目中的冠军有4个字——坚持到底。你,做到了!
……
一段段故事流淌于纸间,流淌于评语栏内;一段段故事流进了学生心里。我相信这一段段故事会成为学生们成长的印记。给学生一个评语、一个故事,让学生成为故事主角,给学生成长留下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