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石磨汤圆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佳节,小巧玲珑、香甜可口的汤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寓意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亲手为我们包汤圆,说元宵节吃汤圆,日子会过得一顺百顺、香香甜甜。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前夕,母亲就开始忙碌了。母亲首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放在水盆里泡胀,然后按水、米的适当比例,用勺子一勺勺地倒入石磨内。随着磨盘的转动,不一会儿,白色的糯米浆便从石磨缝里慢慢流淌出来,流进放置在石磨下的桶里。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推,这样磨出的米浆细腻滑润,透着糯米的自然清香,而且做成汤圆后煮出的汤色很清亮。由于那时家里人口多,汤圆粉磨得也多,母亲一忙就是大半天,不厌其烦、毫无怨言地劳作着。石磨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常常回响在耳边,醉得人心痒痒的。
推完磨,母亲用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桂花等制成甜的馅心。接着就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用手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了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就做好了。
包汤圆是每个孩子都爱凑热闹的活,我们几乎不愿离开一步地围在母亲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她那纤细又粗糙的双手灵巧地舞动着,也学她的样子撕一块糯米粉团放在手掌心里搓啊搓。我们刚开始包的汤圆不怎么圆,掌握了技巧后就圆起来了。
待所有汤圆包好后,母亲开始用旺火烧沸锅里的水,分批把汤圆下锅,用铲子在锅里轻轻搅动,不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地嬉闹着。待其全部漂浮起来后,再往里加米酒和红糖。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的诱惑,我们都吵着要吃。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肚,直到把碗沿舔得干干净净,仍不解馋还想吃。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慈祥地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我当时觉得汤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感觉自己实在太幸福了,心情特别愉快。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石磨已淡出人们的生活。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在我看来,最为美味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石磨汤圆,因为它包含了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