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式助推班级管理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们班采用两种管理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积分制。每人拥有一张“积分存折”,根据每日表现进行积分,加分项由学生们讨论得出,然后由我来定相应的分值。这里面既有学习常规项,也有学习任务,比如,准时到校加2分、上课认真听讲加2分、每天完成作业加3分、课前预习加5分等。通过这样的加分政策,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成绩稳中有升。
当我沾沾自喜时,班里有人唱起了反调,说积分存了一大把,放在那里一点用也没有,只能干看着。我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召开班级会议。大家讨论后认为,这个积分要是能换点东西就好了。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积分银行”顺势开业了。学生积分达到100分以上,可以到“积分银行”兑换奖品。奖品的设置也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决定的。学生感觉到自己一次次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学习热情被点燃。
后来,积分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加分项增加了家庭类的,比如,在家里洗一次碗加3分,给爸妈写一封感恩的信加10分等。同时奖品也丰富了一些,比如,得150分可以在家长微信群里得到表扬一次,得200分照片能上班级光荣榜,得1000分可以利用教师的电话给家长报喜。
我们班采用的第二种方式是创建“书香班级”。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用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向大家推荐《爱的教育》等10本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世界文学名著,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情况,为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和方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和同学交换自己心爱的书籍,形成热爱读书的班风,潜移默化地督促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发动学生积极捐赠图书,建立“图书角”。为了不让资源浪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又发放了“读书卡”。学生读书热情高涨,形成“比读书”的良好风气。课余时间,学生读书交流得多了,打闹得少了,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学习重在积累,读书就像蜜蜂采蜜,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鼓励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一边读书,一边积累。每周利用班队会进行读书交流,每月开展一次“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学生讲自己的读书收获,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班级还制定了诵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周背两首古诗词,每背完10首可以换取一张积分卡。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活动,举行古诗诵读对抗赛,优胜者奖“诵读之星”积分卡。以“我喜欢的诗人和诗”为主题办手抄报,拿到班级里交流、评比,优秀作品在教室里展出。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深入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途径,并在实践中加以修正,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