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贴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比较抽象难懂,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而且,也只有将数学置于宽广的现实生活空间,才能使数学教学具有生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实施生活化教学、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数学具有非常严格的逻辑。教师只有把生活作为数学学习的起点,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有效。怎样才能把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呢?这要求数学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结合其学习特点,时刻关注其学习需求,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其兴趣,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学以致用。
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将生活引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对数学教师的考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在数学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先引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学生熟悉的直行汽车的两道后轮轨迹、火车通过的两条铁轨等。这些熟悉的物件带给学生平行线的印象。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共性。学生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得出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熟悉的生活与相对陌生的数学规律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更加积极主动地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实践水平。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讲完知识点后,笔者并不机械地布置教材上的习题,而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编富有实践性的习题。例如,在教《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一课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富有操作性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展开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富有个性化的,因此,给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的学生想到了剪纸,将纸张对折,然后剪下图案,再将其打开,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学生想到了墨迹——取一张吸水性较强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上墨水,将纸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就是轴对称,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轴对称图案。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与轴对称有关的知识。这样做自然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理解与认识。
教师通过讲解习题,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不仅让学生将知识灵活地用于生活之中,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其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