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活用国学经典润泽学生心灵 用智慧浇灌幸福之花 图片新闻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让数学贴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 增强课堂趣味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 揣摩课例之趣 品味语文之美 立足学生体验 激活数学课堂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素质教育在课堂】

增强课堂趣味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

□ 张传伟 刘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从不同的角度选准想象点。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利用教材提供的语句,想象生动的画面;抓住教材的省略部分,虚构故事情节,等等。在课堂上,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来激发想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节课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独特见解,能使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每一个体育动作;创设师生心理相融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从而由“亲其师”到“信其道”。一般情况下,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就感觉不太舒服,以致精力分散、课堂效率下降。这时,有经验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这看起来似乎是随意的安排,却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趣味课堂的构建少不了后进生的参与。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鉴于此,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每个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研究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与其特点相应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搞好心理疏导。这样做,能够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尊意识,激发其内在的进取动力。事实上,许多成绩差的学生智商并不低,甚至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在众多的场合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激励和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找到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年龄特点要求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以言语、文字描述为辅助手段。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独特效果,有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性,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利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学习内容,诱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阳谷县第二实验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