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自言自语”的坦陈
一天,我刚进教室,宁就气愤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鑫鑫(化名)用水彩笔画脏了我的校服。”
见我来了,其他学生也围了过来。
“他还把老师的粉笔扔得到处都是。”
“上节科学课,趁老师不注意,他还在地上爬。”
……
听着一拨拨的声讨,我叹了口气,转头看向鑫鑫,他正斜着眼看我。
鑫鑫是名调皮的学生,可能因经常被大家告状,他变得有些麻木了。我没少批评他,可他仍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这一次我决定与他进行深入交谈。
办公室里,他吊儿郎当地站在我面前。本来,我想给他讲一些大道理,看到他这样,觉得再高深的道理对他都不会有意义。于是,我改变了主意。
“鑫鑫,你猜猜老师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学生?”他好像没有意识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一脸茫然。
于是,我又问了一遍。
“肯定很听话,是好学生。”说完,他脸上呈现出回答正确问题的得意表情。
“错!”我狡黠地说。
“错?”他好像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竟然坏笑着问,“不会是后进生吧?”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看我一脸认真的样子,他收起了不屑的表情,随着我的讲述慢慢进入状态。
我跟他讲我小时候如何不听话、不写作业,还自称“假小子”。没有目标、理想的我读五年级时遭遇了一件被歧视的事情,之后不断地暗示自己:人生在世,要活出个骨气来,别让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人一旦被自己打败了,就没有人瞧得起你,将来也会一事无成。
接着,我告诉鑫鑫:“你的顽劣表现以及太差的学习基础,让我多次想放弃对你的教育。可一看到你跟我小时候一样的表情,我就告诉自己:鑫鑫是我的影子,一定不能放弃。如果放弃,这个孩子就毁了。”
整个谈话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自言自语。鑫鑫虽然没说几句话,但我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他心理的变化。
那次谈话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学生们来告鑫鑫的状。课堂上,鑫鑫虽然仍有些心不在焉,但我能看出他故意遮掩的背后是铆足了的学习劲头。渐渐地,他进步了。这个小家伙相信了我和他相似的童年故事,升学考试时成绩竟然位居上游水平。
谁说谈话必定有回应?没有回应的谈话更有效果。谁说做教师的不能主动坦陈小时候的不足?坦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让师生的心靠得更近,让师生的爱交融。如此,沟通无碍,也会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