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促进教师发展
教育习惯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好的教育习惯会通过语言、动作、形态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有利于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和心理,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良好的习惯会成为教师独特的教育风格,使教师终身受益,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教育奇迹。
一、 真心爱护学生,培养崇高的道德习惯
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心是教师教育习惯养成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有父母般慈爱的心,让学生感到温暖。他们不仅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只有心中有爱,教师才能真心关爱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师要真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去关心爱护,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排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
二、 优化工作细节,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的常规工作有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以及管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细节,并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1.养成认真备课的习惯。教师应研究透教材,创设良好的情境,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课堂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系统。
2.要形成语言规范、思路清晰的讲课风格。教师上课时应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清楚明白。不得用方言讲课,讲课不带口头语,努力纠正发音不准的词语。课堂上应思路清晰,不能东拉西扯,偏离重点。
3.要养成课堂管理的习惯。课讲得再好,如果课堂纪律不好,学生随心所欲、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无效课堂。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特别是对偶发事件要善于机智处理。
4.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使学生不断进步。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的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赏识与激励学生,拿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信。这样,学生才会不断进步。
5.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使优化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使自己的学问、道德品格不断进步,从而成为真正的为人师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不断地追求成功。
6.要养成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习惯。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而且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更生动、更形象直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自身素质,养成不断创新的习惯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保持永不满足的学习欲望,善于从书本、社会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杰出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方能厚积而薄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日久天长,底蕴方能深厚,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真正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才能引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保持创新的热情,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育习惯要通过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和不断反思逐步养成。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不但会让自己得到发展,还会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