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读书点亮心中明灯 书香涵育教学成长 写给孩子的汉字随笔 出水芙蓉 读书知人堂前古月伴孤松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好书贵在实用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序与跋】

写给孩子的汉字随笔

□ 阿甲

收到吕群芳老师发来的《字若星辰》的书稿,我赶紧先打印下来,然后细细地拜读,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文字是不适合在电脑上快速浏览的。而且,这样一本很敬重也很优雅地谈论文字的书,似乎只有印在纸上才更有感觉。

群芳老师是我在金华参加蒋风先生主持的儿童文学研习班时认识的同学,是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与我以往对语文老师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同,她是一位非常富有童话趣味的老师。有一次,我听她讲如何带一年级的学生上阅读课,她说会在一个晴美的日子里,带领学生围坐在草坪上读《逃家小兔》。我想象着这样的情景,也不禁悠然神往了。后来又读到她的散文集《静听花开》,才知道她是那样喜爱文字的人,字里行间透着娴静的生活情趣,还有大概属于江南才女所特有的灵秀之气吧。我在想,如果她不做语文老师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她选作书名的4个字恰好也是一种园丁的心情,怀着无限的欣喜静听每一朵小花绽放的声音。

眼前的这本新书也被称为“汉字课”,所以我最初猜测它可能更像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但一口气读下来才知道它更像99篇讲汉字的随笔。这几年,以随笔的形式与大众读者聊汉字的书渐渐多了起来,我比较熟悉的有唐诺的《文字的故事》,在本书中也有多处引用;还有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有趣的是,《汉字王国》本来是主要为外国成人读者讲解汉字文化的书,重新包装后又以《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为题在中国面世。与这些书相比,《字若星辰》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我想,可以很准确地说,这是一本专门为孩子们写的汉字随笔。

本书的作者尽管不是一位研究汉字学的专家学者,但作为常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却另有一番优势。她非常熟悉孩子们日常接触的那些文字,这些文字或来自教材,或来自他们常常要背诵的古诗文,或来自他们常常读到的文学作品。作者信手拈来地借用这些“原料”,用它们搭建了舞台(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为课堂),让那些要主讲的汉字担任主角,轻松自然地表演。我想,孩子们在观赏这些“演出”时应该完全没有距离感,他们可能会对主角印象深刻。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会发现那些用做舞台设计的原料突然生动起来了,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了。进而,他们或许还会发现,学语文除了可应付考试之外,还有如此有趣的一面。

因为常常要为孩子翻译一些童书,所以时常会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写(译)出能让孩子感觉有趣的文字?”这实在是一个很挠头的问题,我不知道有什么码字的窍门可以实现这一点,但根据我的体会,你必须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特别是多少要有些孩子气。说得更玄一点,这种孩子气也许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与自己童年的连接。

在我看来,群芳老师就是一个与童年连接得很牢固的人。我读她给孩子们写的汉字随笔,常常能读到她自己的童年。讲到“古”字时,妈妈一边打着毛线一边讲故事哄她睡觉的画面就从记忆中浮现出来,那梦呓般的“讲古”深深交织在她童年的回忆中,是怎样的一种甜蜜;讲到“看”字时,母亲的身影再次出现,那牵挂的目光,叠印在童年的小山村留下的美好印象中……

可能因为是同时代的人,我特别喜欢群芳老师在讲汉字时捎带的许多关于食物的描述,那也许可以被称为“共同的童年回忆”中的一部分吧。比如讲到“酿”字,她用相当诗意的文字差不多写下了米酒酿制的全过程,最动人的还是品尝这一段:“孩子实在等不及了,母亲会先从酒缸里舀一大碗酒酿出来,加上搅碎的鸡蛋、三两颗红枣放在锅里煮,有时还会加上几片褐色的桂圆干,那种甜甜的酒香会一直飘到院墙外。小孩子喝了酒酿,小脸红扑扑的,母亲就爱怜地牵着孩子的手,让他们先去床上歇歇。这一觉睡得那可真是又香又甜。”读到这样的文字,孩子们一定能体会到文字也可以是有香味、有色彩的。

在日常生活中,文字本来就是拿来用的媒介,但人们用得多、用得久了,可能反而会淡忘它最初携带的文化意蕴。反过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完全剥离了文字的文化意蕴,只是凭机械记忆去习得文字,可能会很枯燥无趣,尤其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我们这些熟练运用汉字的大人已经忘了这种痛苦,但当我们学习外语时,可能又会有类似的遭遇。比如我曾遇到过一个英文单词“laconic”,词典上的解释是“简洁的,言简意赅的”。看起来好简单吧,但我怎么也记不住——天知道,老外为什么非要把这几个字母凑到一块儿变成这个意思!后来一次偶然查到了它的词源,才发现它源自希腊的拉科尼亚地区(Laconia),而那里的地域代表——斯巴达人在气质上就是寡言好勇的,所以“laconic”最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就跟拉科尼亚人似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渐渐变成了现在词典上的解释。而当我了解了这段掌故,再记住这个词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站在小读者的角度,《字若星辰》确实可以成为有趣的“汉字课”,帮助他们愉悦地习得一些汉字。不过,我想,更有价值的是,它或许能帮助孩子们爱上长久沉淀在这些文字中的文化,进而对人类整体的语言文字产生好奇心,愿意孜孜不倦地探究下去。

正如作者在书中多次展示的那样,探究的开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当你遇到一个字、一个词感觉很有趣时,忍不住去问: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大胆地探究下去,又是一片灿若星辰的新世界。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