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同化”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同化”学生。
教师的工作常常没有课上与课下、上班与下班、生活与学习的区别,他们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随时随地受到学生的品味与模仿。这种特点在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小学教师除了必备的书本知识和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高雅的志趣、崇高的情感、脱俗的精神和美好的灵魂。教师有了高尚的人格境界,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件小事也能让学生发现他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
新学期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一名远道而来的新生背着大包小包前来报到。由于劳累,他把行李放在路边。这时,正好有一位老人走了过来。这名学生便说道:“你能否替我看一下东西呢?”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这名学生就轻松地去办理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位老人依然尽职尽责地坐在那里。后来,这名学生办完了手续,谢过了老人,便走开了。几天后,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这名学生发现那天替他看管行李的老人竟然坐在主席台上!他就是北大副校长、闻名中外的大学者季羡林先生。
当年,鲁迅先生也曾给青年学生补过靴子。身为作家、学者,鲁迅、季羡林等先生没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习惯,没有以工作忙碌、有要事办为借口敷衍学生。他们能够看淡自己的身份,看轻自己的资历,超然于长幼尊卑,欣然领受分外的琐碎事务,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的说教上。这种平和、恬静,这份亲切、热忱,这份宽厚、质朴,令人肃然起敬。作为教师,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且言传身教。他们的身体力行比“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教育方式所起的效果,何止强过100倍!季羡林先生那毫不起眼却又满含人情味的“一臂之力”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一腔情怀。这无所用心的自然之举演绎的是爱,是真正的教育。
面对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同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对老师的爱戴,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者单位:烟台市莱山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