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父亲的砚台 与边塞诗人擦肩而过 寂静的桃棵子 故乡的“槐”想 打麦场 关于发现假冒本报“教研版”的严正声明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故乡的“槐”想

□ 林金石

又到了槐花绽放的时节。看着一簇簇雪白的花,闻着阵阵芳香,一些人、一些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儿时,故乡的村口有两棵槐树,一棵在路的左边,一棵在路的右边。两棵槐树并排长着,就像两个卫兵,笔直地立在村口,守卫着整个村子;又像一对老夫妻,日夜站在那里,盼望着远行的游子归来。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两棵槐树下玩耍,或爬到树上捉金龟子,或拿根绳子挂在树上荡秋千。偶尔会在树根底下挖蚯蚓;或者张开双臂抱一抱树干,看看自己长高了没有;也会在树下看看书,写写字。夏天酷暑难耐,我们躲在槐树下,享受着清爽凉快的风。到了晚上,萤火虫在树下一闪一闪盈盈起舞,多么美妙的景象啊!

那时候,常有放映队来村里放露天电影,而放电影的地方就在那两棵槐树下。工作人员把工具卸下,拿出幕布,在两棵槐树上挂好。天色渐暗,放映开始,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拿着凳子围坐在槐树下,安安静静地观影。就是在那两棵槐树下,我看了《地道战》《少林寺》,知道了“小兵张嘎”。

槐花开放时,就更妙了。母亲会拿个小布袋,来到槐树上摘槐花。一串串雪白的槐花被收入布袋里,母亲将它们拿回家洗干净,或煮槐花粥,或做槐花饺子,或做槐花饼……总之,母亲总能用槐花做出各种各样可口的美食。那时,物资匮乏,又没有什么零食吃,我们吃着母亲用槐花做的美食,甭提多幸福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故乡在外求学、工作,至今已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我与故乡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除过年回去一趟,其他时间都没有回去过。有一年,我回家过年,刚走到村口,突然感觉空荡荡的,似乎缺少了什么,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两棵槐树不见了踪影,而路的两旁变成了豪华气派的高楼。望着眼前的景象,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在我的心底翻腾,整个人好像一下子跌入了无依无靠的“深渊”里。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作家丁立梅的文章《槐花深一寸》。她说,“槐”通“怀”,是怀想与守望之意。读罢,我对故乡那两棵槐树的思念更加强烈。是啊!远在他乡的游子怀想故乡,故乡的亲人守望着游子归来;一个怀想,一个守望,情深深,意浓浓,无法割舍的是故乡,是那一片肥沃的土壤啊!

如今,故乡的槐树不见了,可是我的怀想还在,母亲的守望也还在,而且永远都不会消失!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