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消暑美食浆水面 一道极简主义的汤 鸡蛋换冰棍 夏日水果食用指南 午休别再趴着睡 自制药茶缓解夏季常见不适

第7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7

鸡蛋换冰棍

□ 书芸

炎天暑日,除了西瓜、空调,各种冷饮冰品也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吃腻了各种花式冰淇淋,我突然怀念起小时候的“老冰棍”。它口味单一,却让人念念不忘。

小时候,夏天总有商贩用自行车驮着冰糕箱在农村叫卖。白色箱子上写着两个红色的大字——“冰棍”,上面盖着棉被,以防融化,里面用白色塑料泡沫做成隔热箱,算是一种简陋的“移动冰箱”。那时的冰棍含糖量不高,也没添加奶油,除了糖精和香精,就是一块冰块而已。但对孩子们来说,它却是清凉诱人的解渴佳品,百吃不厌。

当时,农村经济困难,父母手里现钱很少。商贩到村里卖东西,大多是以物易物。比如,用麦子换西瓜,鸡蛋换冰棍,豆子换豆腐,等等。当时,每户家里都养着几十只鸡,天天有母鸡下蛋,大人把收鸡蛋的任务交给孩子们。一到夏天,用鸡蛋换冰棍这样的好差事,是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事情。

每当听到“冰棍——冰棍”的叫卖声,孩子们就从鸡窝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鸡蛋,跑出家门,挤在冰糕箱周围,和小贩一手交蛋、一手接冰棍,开心地剥下简易包装纸,用舌头舔着冰碴,哧溜哧溜地吮吸,细细地品味凉爽的感觉。

偶尔,有大人从地里回来,看见自家孩子换冰棍,会和商贩讨价还价:“你今天卖不完,明天也不好卖,再给一根吧!”于是,商贩看着大人的面子会添一根。孩子欣喜若狂,将多出来的冰棍塞到父母嘴里,一家人乐呵呵地往家走去。

那时候,鸡蛋对于家庭主妇来说,是每个月油盐酱醋的来源。由于夏天太热,偶尔给孩子们解馋换个冰棍吃,是每个母亲的心意。如果天天换冰棍,家里的开销可就撑不住了。

对农村人来说,鸡蛋换冰棍其实很不划算。在城里,冰棍卖五分钱一根,一个鸡蛋最少能卖一毛五分钱。由于手里缺现钱,明知道吃亏的事情,父母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地认了。说白了,都是浓浓的父母之爱在“作祟”。为了孩子,吃点亏对父母来说不算什么。

鸡蛋换冰棍,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贫困的日子都变成了开心幸福的往事。真想再尝一口当年的冰棍啊!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