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国防教育成为首届新生“开学第一课”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职校 图片新闻 中职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方法探讨 把迎新当作教育的载体是个好创意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畅 言 录】

把迎新当作教育的载体是个好创意

□ 杨雁 张学炬

“我家小孩,我会担待。@小萌新。”“水果小香蕉不如你,樱花钵仔糕也不如你。”“有人在飞机上,有人在高铁上,有人在火车上,可不管怎样,我们的青春都在路上。”……日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新生到校报到,校园里挂满了迎新横幅。与其他学校的迎新横幅不同的是,该校所有的横幅内容都是用甲骨文写的。此举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看。

此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曾连续多年举办迎新交响音乐会。音乐会宏大气派,既传播了高雅艺术,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而这次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用甲骨文迎新,把普及甲骨文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一举两得,的确是个好创意,值得点赞。

2016年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高校要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等“七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甲骨文迎新”就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载体、新创新。今年是发现甲骨文120周年,而该校在甲骨文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因而,时间节点把握得好,方式方法选用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间接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新形势、新教育、新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努力进行一些新探索,找出一些新载体,创新一些新形式,选用一些“新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愿意接受,才能入脑入心,并外化于行。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分渠道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如开学迎新、毕业欢送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只要设计科学,内容健康向上,对学生能起到感召作用、激励作用,都是可以尝试的。只要学校有心,时时是教育之机,处处是教育之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不能天马行空、逸兴横飞,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甲骨文迎新创意,不是只用甲骨文,而是把现代汉字和甲骨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照起来学习研究,就相对轻松了。再者,创新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应协同进行,多处发力,多点开花。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文化,仅依靠几幅标语倡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后续动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