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触动心灵的美作欣赏
期末考试临近,学生们作文的书写也渐渐显出了习惯性的松懈:笔画显出几分“狂野”,标点有几分“凌乱”……提醒吧,似乎已不够力度;重写呢,又耗时太多。不经意间,一个念头跃入我脑中:与其用反复提醒、批评惩戒等消极的教育方式,不如用理解、接纳、赞美等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唤醒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的动力和激情。那就来一次触动心灵的美作欣赏吧!
大课间活动后,学生们走进教室,我通过投影仪投映的班级“十佳”作文本赫然映入他们的眼帘,牢牢吸引了他们的视线。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或掩嘴赞叹,或轻轻翻阅,然后目光搜寻作者报以笑意,又若有所思地回到座位。这一过程足足有12分钟!我微笑着捕捉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他们正襟危坐。他们也许猜出我要发话了。我问:“同学们,这是这学期每次作文都写得一丝不苟的同学的本子,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
本以为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接连发言的3名学生都用了很朴素且雷同的语言:“我以后写字要认真一点,向他们学习!”他们神色严肃、话语诚恳。每有同学发言后,其他人都是神情庄重地微微点头,那是一种心悦诚服、心有向往后的自然流露。见此情景,我觉得已无须多言。心有感触,众心同感,我期望的初步效果达成了!学生察觉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参与了、感悟了、收获了……这就是德育的无痕,德育的智慧,德育的力量。它不是医疗式的事后救治,也不是管教式的监督整改,而是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美好的样子,主动播下向往美好的种子,从而萌发出积极成长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作文誊写前,我习惯性地先让学生说说誊写的注意事项。当一名学生说到书写要认真时,在前面加了“尤其”两字,并加重了语气,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当天上交的作业,连平时字迹总歪歪扭扭的小钱同学也写得很认真。批改时,我感觉眼前是舒服的,心里是暖暖的。
在学生作业书写马虎时,我摒弃了直接批评和简单说教的方式,适时在学生眼前展现了作业应有的美好样子,激发了学生内心追求美好的动力,且将这种动力及时化作了行动。这是一种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德育新思路,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改善自身的行为品质,并在积极行为品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己的不良品行。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智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成长过程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如学生的课间活动、路队、卫生、作业等情况,很多教师费时费力地教育,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育方式去有效应对品行出现偏差的学生呢?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班级管理中,只有转变观念,多使用积极的词汇,以平等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挖掘自身潜能,培养积极的思维活动、情绪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才能促进良好习惯品质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