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构想当经验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每年都有机会看到一些学校的典型经验介绍材料。有些学校的材料介绍的教育教学典型经验,让人看后眼前一亮:经验很有创新性,看上去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令人耳目一新;再实地考察、座谈,发现看板、展厅布置得很好,校长介绍得也很全面、到位。然而,一旦有学校要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就很难有成效。这让人大惑不解。经过高人指点,我才知道,有些学校的经验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学的。
不少教育系统的“明白人”都知道这样的事实:有些学校的办学经验、教改经验是用来展示给大家看的,介绍给大家听的,但是大家难以学习和借鉴。
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从建校起在当地一直籍籍无名,但有几年突然声名鹊起,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专家、教师很多。其实,这所学校并没有令当地人信服的“一流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它引人注目,靠的是学校搞的一项德育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学校搞了“德育序列化研究”省级、国家级课题。既然搞课题研究,就得有相应的研究论文、报告,也得有相应的成果展示。学校在这些“软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也很大。看了学校的介绍后,我感觉这个研究比较系统。譬如,学校实施德育工作序列化,即低年级对学生着重进行行为习惯培养,高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内容、教学效果都有相应的规定,学校德育工作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再看成果,看板、展厅做得也挺漂亮,课题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在这个耀眼光环的背后,本校教师、学生知道,那只是一些花架子而已,是用来给别人看的,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学校并无不同,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有一所高中推行所谓系列课堂教学改革,其中一项为“xx分层教学”,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据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把学生分为A、B两个系列,对两个系列的学生进行不同学科的强化,并变革教学内容、评价方式;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时间,精心举办学法讲座。这听起来目的明确,措施得力,很诱人。但是,我与部分教师、学生交流时,他们说从未听说过什么“短板分层教学”,并否定所谓的“A、B分层”。我明白了!这些都是学校介绍给别人听的,展示给外人看的。
这种把构想当作经验的情况,在不少学校都存在。有的校长在外面介绍自己学校的某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如何显著,可是等到大家去学校参观、取经时,校方代表却出言谨慎,或称尚在试点、摸索,未付诸实践,或说还没在面上展开。
校长想有新的作为,无可厚非。然而,新作为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绝不是“闭着眼睛构想未来,睁开眼睛理想变成现实”;另外,也不能把构想当成经验介绍出去,误导他人。办学不仅要有想法,还得有办法。如果校长只满足于推出新想法,而不肯在实践上下功夫,就会沦为夸夸其谈的“客里空”。为了捞取一时的成绩、荣誉,把预期当现期,把构想当经验,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误人误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为校长,更应该首先学做真人,踏踏实实地办学,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