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常忆父亲“三句话” 诗语情怀 春语 绵软的父爱 父亲要当配送员 让我们靠近诗 父亲要戒烟了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杏坛随笔】

让我们靠近诗

□ 廉德忠

诗是文学殿堂的桂冠,诗人是无冕之王。所以,写诗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作诗人。

诗是诗人对个体体验的表达,带有极其明显的自我和个性特质。小说家可以靠写作谋生,而诗人很难成为一个职业。从古至今,没有一个诗人不是在书写个体生命的经验和感悟,也没有一个诗人可以依靠写诗来打理自己的物质生活。李白也好,杜甫也罢,他们的哪一首、哪一句诗不是独特的,又有哪一个靠写诗丰富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有人曾说过:“诗歌个人化的特性,让它无法成为产业链的一环。”正因如此,诗歌最有特色,很多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诗人,但是他们的诗可能印不了几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们对诗的认识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诗言志说”“诗性灵说”“诗押韵说”“诗守法度说”等,这些都是写诗目的和技巧的指向,并没有对诗人初始的内在观照进行规范性阐述。当然,诗是不可以规范的,只能遵从诗人的内心世界,所谓“意随心走”就是这个道理。

判断一个人是否接近于诗人,就要看其诗作有无个体特质。仅仅能言别人之能说,述众人之能语,那抑或就是拾人牙慧而已。起码,人和诗都还在诗的门外,是称不上诗人的。记得有人对诗人“头衔”进行过解读: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他说:“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审美,所以拥有大量读者。一个诗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他也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个体特质存在的价值,也是诗人的“光环”之所在。

不是所有的分行产品都是诗。从发生学角度来说,诗往往起始于诗人对事物、社会和生命的诗性直觉。而诗性直觉肇始于诗人的生命体验。因此,诗是诗人潜意识的创作冲动。有些体验本来就潜伏在诗人的灵魂之中,一遇到相关触媒就会猛然苏醒,意象、情感、语言等诗性元素就会不由自主地奔涌而来。诗人所做的,只是让这些元素从无序走向有序、由内隐转化为外显。这样创造出来的一行行产品,是诗人内在生命的勃发,是区别分行产品是否为诗的重要参照。例如,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诗看起来多么直白,却是诗人内心之真挚和强烈的意识跃动,是他柔软与强悍双重人格和生命力量的怦然感发,是诗人个体生命与苍茫宇宙同心共振而生发的无限感慨,是诗人内心观照世界的“独一首”。

生命不息,诗意盎然。只要人在天空下、大地上栖居,就会有个体生命意识的独特孕育,让我们以自己独有的生命个体特质慢慢靠近诗,靠近内心能够抵达的诗意所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