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当以“情”感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本身充满了情感,它是情感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学理应是表现情感的教学。作为音乐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中接受优美的旋律,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丰富的情感。
开门见山体现“情”。导入新课十分重要,这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出发点。在课堂开始时,恰当地设置悬念,采用精彩的导语导入,刹那间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如,在教学《彩色的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张无地名标记的彩色《中国地图》,请学生填充。此时,学生会有些惊讶:“音乐课怎么变成地理课了?”片刻后,教师播放歌曲《彩色的中国》,学生便很自然地了解了课题,同时巩固了地理知识。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他们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如,在欣赏《梨园风采》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说唱脸谱》。在欣赏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教师借机提问:“此首歌曲是表现什么内容的?歌曲的唱腔有什么特点?”然后,从学生的答案中导入课题——京剧。
课堂教学渗透“情”。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外化的情绪总能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并借此将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传递给学生。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婉转多情”。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动之以情,陶醉在美的感受之中,在情感上获得喜悦。其次,教师的体态要“动之以情”。教师生动的体态,会让学生赏心悦目,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身态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感情或欲求,在无意识之中形成身体变化而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教师“意会”的东西仅用语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出来,还需要一些富含感情的动作语言去表达。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随教师的特色动作而驰骋。如,在教《阳关三叠》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举杯劝酒的经典动作;教《在那遥远的地方》一课时,可以模拟回头留恋张望的经典动作,等等。这些做法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运用多媒体手段“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可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波澜壮阔的实景,加上播音员有感情的解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河哺育万物的宏大气势。当高昂起伏的歌曲响起时,学生会感同身受。
课堂评价要重“情”。课堂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不仅看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得到音乐审美上的愉悦。一个五音不全的学生常常不会引起教师的喜爱和关注,更不会得到好的评价。但是,五音不全影响的仅仅是他的唱歌表现,对音乐审美的影响不大。
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给予学生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如,在欣赏《秋》这一课时,让学生对比聆听《金色的秋天》和《丰收锣鼓》。二者皆为表现秋天的作品,但是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正是音乐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欣赏作品后应该尽最大努力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教师则应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说,评价作为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带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分数或简单的评定,而应是充满人情味的语言鼓励。学生在评价中感受愉悦、满足和自信,体验到音乐带给人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