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四轮驱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图片新闻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阶梯的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教育深度融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之有道】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阶梯的设计

□ 肥城市实验小学 孟庆菊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既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又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每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教师需不断调整和改良教学方式方法,及时调控与捕捉现场生成,从而实现阶梯化教学精讲课大容量、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特色。

走出误区,讲究实效。毋庸讳言,设计数学课教学内容时,许多教师往往从生活情境引进,美其名曰“数学回归生活”。试看下面的教学实战案例:教师先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人,并组织各小组原地比赛踢毽子,将每人踢的个数分别记在黑板上,然后问:“我们已知两组中每名学生踢的个数,那么,怎样比较两个组的整体,判断哪个组踢毽子的水平高呢?”有的学生回答:“求总数,看哪组代表踢的总数多。”接着,教师又以踢毽子水平较低一组伙伴的身份加入比赛,使该组代表踢的总数反超另一组,又问:“当人数不相等时,比较什么才公平?”多数学生认为,应当比较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教师踢的不能算进来,生生之间比较才公平。很显然,上述教学引入的设计陷入了误区。其实,通过适当的现实情境导入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常用的方法。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然而,生活情境的引入并非“万金油”。且不说师生踢毽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率,仅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其合理性就大打折扣。为便于学生感悟平均数的统计功能,较为明智的引入策略是有意识地避免极端数据,而不是人为地制造一个极端数据。无论是教师单独创设的问题情境,还是师生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都要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揭示数学的规律,能否展现或反映数学知识的实质。

层层递进,深入理解。平均数的问题是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这几个不相等的数变成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对小学生来说,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作用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这3种统计量的意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这个环节。

某小学五年级5个班学生中会玩滑板的人数分别是19、20、21、21、24。

师:如果将24变成49,也就是19、20、21、21、49,现在用什么数可以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生:计算了平均数、中位数,发现中位数没有变,众数没有变,但平均数变大了。

师:用什么统计量来表示比较好?

生:用中位数或者众数比较好,因为49是一个极端数据,这时用平均数不好。

师:如果将49变成56呢?

生:中位数和众数不变,平均数进一步变大。用中位数和众数表示整体水平比较好。

师:如果将19变成4呢?

生:中位数和众数依然不变,平均数变小了。

拓展延伸,探源寻根。我在讲授平均数时先从探求数理之源入手,步步寻找平均数算法之根,巧妙实现了算理与算法的融合。

师:小明请爸爸帮他测得60米跑的时间,分别是15 秒、14 秒、12 秒、10 秒、14 秒。小明填写个人60 米跑成绩时先填了15 秒,之后又涂掉了。那么,他为什么把15 秒涂掉?

生:15 秒是他跑得最慢的一次,并不是他每一次都是这个速度。

师:你们猜他涂了之后填了哪个数字?

生:他填了10。

师:这是他昨天跑出来最快的一次成绩。他能不能保证每次都跑10 秒呀?

生:不能。

师:他最后填了一个数。你们估计他填的是几?

生:13。因为它们的平均数是13。

经过深入探讨,最终实现了我的设计初衷:将统计的思想融入平均数的教学,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平均数,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以及如何在统计的大背景下去看平均数。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